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319268
大小:151.8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4
《经济转型时代的企业家创新精神.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资改革与国企管理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的对策(笔谈)第13卷第3期性的标的。经济转型时代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在企业家精神和技术创新战略的引导下,企业朱根福必然形成内在的创新文化。如何激发全员创新热情上,首先看管理者团队是否具备创新发展的热情和(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不断破除陈规迎接挑战的心态。机制僵化、因循守旧、故步白封的唯一结果就是整个企业上下一潭死一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水,在市场竞争面前渐趋落伍,无法转型,最后面临企业是社会价值创造的载体,是科技成果转淘汰,上海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可谓不少。同时创新化实施的主体,更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动机。企激情的进发也
2、依赖于是否有激励全员创新的工作业家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掌舵人,企业家的“精、方法和内部制度,中国企业有一个传统的工作气、神”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家对科法‘合理化建议”,但如果只局限在生产一线和技创新的理解、包容、追求和坚持,决定着企业创管理流程上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在激烈变新价值的导向、资源配置、人才队伍、激励机制、化的竞争环境下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要素——成果转化等重要因素,是企业不断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和产品产生进发效应。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需提升技术能力的强大动力和灵魂所在。可以说,要快速建立面向员工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设立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驱动社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种子资金
3、”,运用市场化的管理和奖励乃至创业支动力之源。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持的方法,把员工的创业创新激情充分调动起来,是社会首创精神,并把这种首创精神提高到作为在微观层面形成小环境。社会进步杠杆的高度。”最后是上海国有企业,尤其是竞争类企业的改科技创新驱动已成为国家转型发展的战略选革问题。“上海国资改革二十条”已经明确了国有企择,国家对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13年,全国共投业改革的方向和基本路径,在实施中必须高度关注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1846.6亿元,比一个环节。从历史沿革看,上海国有企业的第一层上年增加1548.2亿元,增长15%;研究与试验发级基本都是从行业局演化而
4、来,长期以来其文化和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运营管理方式相对定式化——对上对接政府各委为2.08%,比上年的1.98%提高0.1个百分点,成办,对下进行资产、行政管理。一大批企业集团法人为全球第二大科技研发市场。其中,国家财政科虽然具备资产和资源的调配权,但从本质上还不是学技术支出为6184.9亿元,比上年增加584.8亿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这就造成国有资本流元,增长10.4%。动和面向市场竞争的二级企业法人(但资源有限,虽然投入巨大,中国高端工业与发达国家相调配能力更弱)之间形成断层,从长期看势必给企比依旧差距很大,重大装备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业创新活力的激发带
5、来机制性障碍。创新来自于市的差距尤为明显。几十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场竞争,创新文化和大环境的形成需要来自于更高创新虽提升了中国装备产业的能级和发展基础,资本层级的企业法人的主体加以拉动,大企业的创却难以达到技术制高点,提升产业发展的国际竞新才是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名片。上海要建设有全争力。究其原因,企业创新动力,特别是原始创新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大中型国有企业集的驱动力不足已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而企业家团从资产和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放性整合、科技创新精神不足是其关键因素之一。研发机制的创新等方面明确市场竞争主体定位和企业家的特质首先体现在创新精神。造成企企业结构转型。业家创新精神
6、不足的因素具体体现在:一3一国资改革与国企管理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的对策(笔谈)第13卷第3期一是企业家创新意识不足,立足于做好企业的认同和鼓励,特别对服务于国家安全、国家发展运营工作,立足于短期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即使战略的原始创新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尊重。进行有限的科技创新,也仅满足于盈利生存。2.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二是内在驱动力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要完善和建立鼓励企业原始创新、有利于企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育与成长。特别是当前国业家创新精神成长的市场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企考核机制中的短期的任期考核,更多的引导企护的法治环境,淡化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业家追求
7、短期回报,科技创新往往停留在表层,干预,着眼长远,调整和完善对国有企业评价与考难以深化。因为风险大、责任重,加上缺乏有效的核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产权长远考核评估与激励机制,企业发展转型时就表激励制度。现出驱动力明显缺乏的现象。3.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三是企业家群体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企业家创新精神最直接的主流传统文化推崇的是“遵守”而非“创新”,很的影响因素。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国家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