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测规范和流程

颅内压监测规范和流程

ID:5530539

大小:30.8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17

颅内压监测规范和流程_第1页
颅内压监测规范和流程_第2页
资源描述:

《颅内压监测规范和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颅内压监测的护理工作目标工作规范评价标准考核标准项目分值利用颅内压测量仪对ICP连续监测并记录,可以对ICP实行动态观测,能及时准确地瞬间反应ICP的变化,据此可帮助诊断,及时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顾及预后。1.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向他们讲解颅内压监护仪使用的目的、意义,使之配合监护。2.予床头抬高15~30度,防止加重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3.每小时观察并记录颅内压,正常颅内压:成人5-15mmHg,儿童4-7.5mmHg。ICP在15-20mmHg为轻度增高,ICP在20—30mmHg

2、为中度增高,ICP>41mmHg为重度增高。当低于正常值时,予降低床头,抬高或夹闭引流管,遵医嘱停用脱水药物并予以补液。当ICP>20mmHg时,予抬高床头,降低引流瓶高度,遵医嘱应用脱水剂。4.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颅内压缓慢升高,伴有呼吸困难,SpO2下降,而患者意识瞳孔无明显变化时,应考虑有呼吸道阻塞。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5.监测期间应避免病人躁动。6.严密观察患者体测的变化,将体温控制在36~37摄氏度。7.严密观察引流管道的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

3、量及颜色,防止引流管堵塞、扭曲、脱出。8.根据病情随时监测血糖、电解质,认真做好出入量的统计,保持出入水量的平衡。同时控制液体的速度,预防脑水肿。9.保持监护系统及引流装置的全封闭,避免漏液,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2.病情变化能得到及时的观察。3.引流管保持通畅、标识清楚,防止受压、堵管、脱管等情况发生。4.记录24小时引流量。5.引流滴速符合要求。6.及时更换引流袋,防止溢袋情况发生。7.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8.操作规范,患者安全。患者/家

4、属正确理解并配合5患者病情变化时得到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101.引流管通畅,滴速符合要求2.引流袋悬挂高度符合要求。3.引流口敷料清洁固定。10105搬动病人或外出检查时夹闭引流管并妥善固定。10每班记录引流的量、色及形状。10引流的颜色及形状突然改变时得到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10引流管标识清楚。5及时倾倒引流袋内液体,无溢袋情况发生。5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51符合手卫生标准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510颅床头抬高15~30度,防止加重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核对医嘱

5、、床号、姓名、手腕带信息等与患者沟通,向其讲解颅内压监护仪使用的目的、意义,使之配合监护监测期间应避免病人躁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颅内压缓慢升高,伴有呼吸困难,SpO2下降,而患者意识瞳孔无明显变化时,应考虑有呼吸道阻塞。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根据病情随时监测血糖、电解质,认真做好出入量的统计,保持出入水量的平衡。同时控制液体的速度,预防脑水肿严密观察引流管道的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及颜色,防止引流管堵塞、扭曲、脱出严密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将体温控制在36~

6、37摄氏度保持监护系统及引流装置的全封闭,避免漏液,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ICP在15-20mmHg为轻度增高,ICP在20—30mmHg为中度增高,ICP>41mmHg为重度增高。当低于正常值时,予降低床头,抬高或夹闭引流管,遵医嘱停用脱水药物并予以补液。当ICP>20mmHg时,予抬高床头,降低引流瓶高度,遵医嘱应用脱水剂。洗手健康教育内压监测的流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