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文档.docx

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文档.docx

ID:55277571

大小:52.0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5-08

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文档.docx_第1页
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文档.docx_第2页
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文档.docx_第3页
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文档.docx_第4页
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文档.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文档.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防治及治理措施一、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施工测量质量牵涉到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怎样把施工测量质量搞好,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一)l.现象在建筑施工中,当进行距离测量时,发现控制网的边长及二级导线的精密量距相对误差达不到精密量距要求。2.原因分析   (1)精密量距使用的钢尺相对误差偏大。   (2)传距桩预埋深度不统一,倾斜改正值未计算。

2、   (3)拉尺时弹簧秤施加的拉力与检定时拉力不符。   (4)钢尺受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   (5)精密量距的计算方法不当,末全面考虑影响因素产生的改正值。   3.防治措施   (1)精密量距使用的整尺段长度丈量钢尺和零尺段丈量的补尺,必须经过有资质的计量单位检定,其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十万分之一。   (2)传距桩要使用经纬仪定线预埋,要用水准仪测量其高度,应计算其斜距改正值。39(3)使用的钢尺在开始量距前应先打开与空气接触,经10min后,施加和钢尺检定时相同的拉力进行读数,随后调整起始分划线,重新对准桩顶标志读出

3、读数,要求记录三组读数。读数应估读到0.1~0.5mm,每次较差为0.5~1mm。每次记录读数时,应同时测出钢尺量距时的实际温度。全段距离丈量,应往返二测回以上,相对误差应不大于五千分之一至一万分之一。(二)1.现象   场区控制网制定不便于施工测量,布网不当,无法进行闭合校核。   2.原因分析(1)平面控制网的制定及施工方案中未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性,如设计定位条件,建筑物的形状和布局,主轴线尺寸的关系,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虑。   (2)平面控制网制定未考虑闭合图形,施测时无法校核其准确性。   (3)平面控

4、制线之间距离太短,影响精度要求,控制点之间有障碍物,不通视。(4)制定标高控制网时,未根据已知标高点的准点(导线点)位置,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布局特点。   3.防治措施(1)控制网中应包括作为场地定位依据的起始点和起始边,建筑物的对称轴和主要轴线,主要的圆心点(或其他几何中心点)和直径方向(或切线方向),主要弧线长、弦和矢高的方向。39(2)控制网要在便于施测、使用(平面定位及高层竖直测设)和长期保留的原则下,尽量组成四周平行于建筑物的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3)控制线州司距以30~50m为宜,控制点之间应通视,易测量;控制桩

5、的顶面标高应略低于场地的设计标高,桩底应低于冰冻层,以便长期保留。(4)高层建筑物附近至少要设置3个栋号水准点或±0.000水平线,一般建筑物要设置2个栋号水准点或±0.000水平线。(5)整个场地内,东西或南北每相距100m左右要有水准点,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6)各水准点点位要设在基坑开挖和地面受开挖影响而下沉的范围之外,水准点桩顶标高应略高于场地设计标高,桩底应低于冰冻层,以便长期保留。通常也可在平面控制网的桩顶钢板上,焊上一个小半球作为水准点之用。 (三) 1.现象   平面控制网选择主轴线进行测量放线,根据

6、定位点测量轴线时,校核工作无法开展。2.原因分析(1)轴线法定位点选择不正确。   (2)由于建筑物外形的原因,使得平面控制网不便于组成闭合网形。   (3)主轴线选择不当,不便于或未进行测设校核。3.防治措施39对于不便于组成闭合网形的场地,投测点宜测设成“一”、“L”、“+”和“サ”形主轴线,或平行于建筑物的折线形的主轴线,但在测设中,要有严格的测设校核。首先应保证控制桩在平面中通视;其次,在平面中选择适当的配合校正点,还要确保定位点的位置,以便于加密和扩展。(四) 1.现象   水准测量时,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超出了

7、容许误差范围。2.原因分析(1)建筑高程误差偏大(2)仪器和标尺有缺陷或未校正,产生误差。(3)仪器架设位置与前后视点距离差偏大,产生偏差。(4)水准仪视线未整平,视平线不平行于水准面。(5)水准仪照准时,“十”字丝线未正对水准尺中线。(6)水准仪照准时,焦距未调好,视差未消除。 3.防治措施(1)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定期送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和校正,消除系统误差。(2)假设仪器时力求前后视距相等,消除因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3)水准仪照准时,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线正对水准尺中线,持尺者要使尺身垂直。39(4)

8、望远镜精确调平时,确保水准气泡居中,照准后眼睛在目镜后上下移动观测,调整调焦螺旋,直到十字丝交点在目标中上下不显动,消除视差。(五)1.现象在普通量距中,出现实测值之间数据差异。2.原因分析(1)测距偏差(2)选用量距工具不当,不能满足精度要求。  (3)距离全长超过一整钢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