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215841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4
《《中国建筑特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建筑的特征》【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结构。2、分析语言特色。一、预习部分:1、学习资料助读作者介绍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他是一代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才女林徽因的丈夫。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
2、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史》、《清氏营造则例》等。2、解题: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如何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明确:(1)通读课文,找出各个段落的关键句(2)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3)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行文思路)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
3、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3-13段: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3-19段: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请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以上步骤理清文章思路(图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体系的地理分布和历史成就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筑的“可译性”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
4、格才能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2、请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国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3、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分别是什么?(找出每一段的关键词)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1)、由整体到局部(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结构特征装饰特征组成、平面布置、结构方法、斗拱、举架屋顶、朱红色彩、构件交接部分的突出、漆色或雕刻4、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作者
5、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五、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
6、,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词汇’”?作者在文章中说的“词汇”是指建筑的材料。这是比喻的说法。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
7、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六、小结: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七、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及相关的练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