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的测定》ASTM-G21—96翻译.doc

《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的测定》ASTM-G21—96翻译.doc

ID:55210194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3

《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的测定》ASTM-G21—96翻译.doc_第1页
《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的测定》ASTM-G21—96翻译.doc_第2页
《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的测定》ASTM-G21—96翻译.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的测定》ASTM-G21—96翻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的测定》ASTMG21—961范围1.1本试验方法涵盖了用合成高分子材料模塑和编织成型的管、棒、片材和薄膜等制品的抗真菌性能的测定,材料的光学、机械和电子性能的变化可以用ASTM的方法测定。1.2SI单位是标准使用单位,在括号中给出的英寸-磅制值仅供参考。1.3本标准与安全有关的描述应与使用联系起来,并应在使用前制订出适用的规章制度。2相关文件(略)3方法概述3.1本方法的步骤包括有关性能测定用样品的选择、所选菌种对样品接种、被接种样品在适合生长的条件下暴露、生长情况观察和评估、样品移取、样品清理前后分别进行的观察和测试以及样品修整

2、等。4意义和使用4.1在不提供霉菌生长所需碳源的情况下,材料中合成高分子部分通常能够抵御真菌,不能用做真菌生长碳源,但材料中其他成分如增塑剂、纤维素、润滑剂、稳定剂和着色剂往往是造成真菌侵蚀的主要原因。在易腐蚀的条件下即温度2~38℃(35~100℉)和相对湿度60%~100%评价材料耐微生物腐蚀性。4.2预期结果4.2.1表面腐蚀、褪色、透光性下降。4.2.2材料中含有对真菌敏感的增塑剂、改性剂、润滑剂逐渐发生变化,以及绝缘性、介电常数、功率因子和绝缘强度等电性能的劣化。4.3电性能变化通常取决于表面真菌生长情况和相应湿度以及其新陈代谢产物引起材料表面

3、的PH值改变情况,也包括由于增塑剂、润滑剂和其他加工助剂分散不均匀引起微生物局部迅速滋生等原因。在薄膜和涂层类塑料产品中,由于材料比表面积大,并因大的比表面积使得营养物质(如增塑剂和润滑剂)更容易扩散到表面而易于被微生物利用,可能导致材料物性的急剧变化。4.4由于真菌在材料表面生长可能存在局部加速或抑制,材料腐蚀过程变化因素很多,因此材料腐蚀的重现性较差。为避免评价过于乐观,应报告样品观察到的最大腐蚀程度。4.5水淋、老化和热处理等特殊条件对塑料对真菌的抵御效果有特殊的意义。但对这些特殊条件引起的这些效果的测定不包括在本标准中。5仪器设备5.1玻璃器皿:

4、用玻璃或塑料器皿,可装下样品。建议如下。5.1.1直径小于75mm(3英寸)的样品,用100mm*100mm的塑料盒或150mm的培养平皿。5.1.2直径大于等于75mm的样品,用于测拉伸和抗弯曲的样条,可用400mm*500mm的大平皿。5.2培养箱:用于试验的培养箱应保持28~30℃的温度和不低于85%的相对湿度。6试剂和材料6.1主要的药剂:所有的试验应使用药剂级的化学制品。6.2纯净水:除非另有说明,用蒸馏水或纯净水。6.3营养盐培养基,由以下指定试剂溶于1L水所得:磷酸二氢钾(KH2PO4)0.7g硫酸镁(MgSO4·7H2O)0.7g硝铵(N

5、H4NO3)1.0g氯化钠(NaCl)0.005g硫酸亚铁(FeSO4·7H2O)0.002g硫酸锌(ZnSO4·7H2O)0.002g硫酸锰(MnSO4·H2O)0.001g琼脂15.0g磷酸氢钾(K2HPO4)0.7g6.3.1测试培养基消毒:通过高压蒸汽121℃(250°F)灭菌20分钟。添加0.01NNaOH溶液调整培养基的PH值,使得消毒后PH值在6.0到6.5范围内。6.3.2准备测试所需,充足的培养基6.4混合真菌孢子悬液6.4.1使用下面的试验真菌制备孢子悬液:霉菌ATCCMYCO黑曲霉9642386嗜松青霉11797391球毛壳6205

6、459帚霉9645365出芽短梗霉15233279c6.4.1.1以上真菌菌种分别保存在适当的培养液中,如土豆—葡萄糖培养基。贮藏菌可在3~10℃下保存4个月。孢子悬液应使用28~30℃下经7~20天重新培养的菌制备。6.4.2制备5种真菌的每种孢子悬液,是将每种再次培养的真菌倒入10mL菌水中或者含有0.05g/L无毒润湿剂的溶液中。用无菌铂金或镍铬合金的接种丝,从新培养的试验菌上轻轻刮取表面的孢子。6.4.3将孢子培养液倒入125mL的灭菌锥型烧瓶中,瓶中装有45mL灭菌水和10~15个直径为5mm的玻璃球。用力震荡烧瓶,使真菌孢子与菌丝体分散并打破

7、孢子团。6.4.4通过玻璃漏斗内的单层灭菌玻璃棉过滤震荡后的菌悬液并倒入灭菌烧瓶中,为的是去除菌丝。6.4.5离心过滤的孢子悬液,并去上清液。在50mL无菌水中重新悬浮、过滤和分离。6.4.6每一种真菌按照以上操作洗3次。用无菌的营养盐溶液稀释制备的孢子悬液应含有孢子1000,000个/mL±20,000个/mL,可用计数器算出。6.4.7每种试验菌制孢子悬液均重复以上操作,并等量混合制成混合孢子悬液。注:营养盐溶液与6.3给出的营养盐培养基组成相同,但不加琼脂。6.4.8孢子悬液也许重新准备或者在3到10°C温度下(37to50°F)冷藏不超过4天7.

8、可行性控制7.1每日检测组放三张消毒滤纸,25mm(1英寸)方形,硬化的营养盐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