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野中的教育.doc

生命视野中的教育.doc

ID:55200724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2

生命视野中的教育.doc_第1页
生命视野中的教育.doc_第2页
生命视野中的教育.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命视野中的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命视野中的教育燕山少年宫徐皞  不论是中文的「生命教育」或英文的「lifeeducation」,可以说都是相当新颖的概念,因此,不但欧美与台湾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有相当大的出入,而且,国内推动者在这个概念的诠释上,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并获得共识。  国内外在理解上的出入,主要原因在于文化与社会情境的不同。西方国家明确标举「生命教育」概念的,大概是1979年在澳洲雪梨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该中心目前已发展为一国际性机构,属于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的一员。他们所谓的「生命教育」可以由其设立宗旨看出,那就是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制。台

2、湾生命教育的提倡背景与暴力有某些关系,但与毒品或艾滋病的关系则还不太大。这是因为台湾社会的药物滥用与艾滋病问题还不像西方社会那样猖獗的缘故。当然,与艾滋病息息相关的课题如性关系方面的混乱,在台湾也早就到了不容忽视的严重地步。更令人忧心的是暴力问题,以台湾现况言,所谓暴力包含两方面,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生命的暴力;一是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或自杀。这两类戕害生命的暴力事件在近几年来层出不穷,而且年龄层也逐渐下降,这是国内倡议生命教育的主要社会背景。  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具体议题上固然有不同的侧重,但面对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则是互通的。LEC相信,要让

3、孩子远离毒品,就要给他们一个正向而积极的生命起点;台湾社会从反暴力或自杀防制的观点出发也一样肯定,反生命行为的真正制止并不在于防堵、监测、打击犯罪或通报系统的建立,而在于根本的防患未然。防患未然之道在于正面人生观的建立以及家庭社会的互助互爱。依此,真正的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  「建立新人生观,就是建立新的人生哲学。他是对于人生意义的观察,生命价值的探讨,要深入的透视人生的内涵,遥远的

4、笼罩人生的全景。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在世上有什么价值?我们如何能得到富有意义和价值的  生命?我们的前途又是怎样?这些不断的和类似的问题,我们今天不想到,明天不定会想到;一个月不想到一次,一年不定会想到一次;在红尘滚滚,头昏脑胀的时候纵然不想到,但正值晓风残月,清明在躬的时候,不定也会想到…若果有永远不想到的人,那真不愧为醉生梦死,虚度一生的胡涂虫了。  不知生命中真正重要事物的人容易浅薄近利,耽于物欲。而当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习于今朝有酒今朝醉时,问题就会变的很严重。因为这样的社会必定肆无忌惮地为着自己的利益而彼此掠夺并掠夺地球。  罗家伦

5、所说的胡涂虫大概就是佛家所说的无明。无明的人对人生与生死的看法是颠倒的。哲学家海德格指出:「人是一种向死的存在」。生只是偶然,死却是必然。无明的人将偶然当成理所当然,又把必然当成偶然。于是其生活态度如同人生没有死亡一般;而其死亡又如同不曾真实活过一样。然而(也或者说幸而),人可以忘记生命的课题,生命的课题却不会忘记人。九二一地震所彰显的生命无常教人发现:一分钟不到的时间里,一辈子所累积的财产可以化为废墟;完全料想不到的时刻,最亲爱的家人竟会天人永隔;刚与客户谈妥一笔生意,还来不及开香槟瓶庆祝,却已经大祸临头…面对这样无常的人生,人们要去问:生

6、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标又在哪里?怎么样的目标与理想能具有超越无常的永恒意义?这类攸关每个人最深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生命教育终极课题。不答复这些问题,人没有办法真正安身立命。无怪乎大地震之后许多丧失亲人的人自杀,他们最深的痛便在于意义的失落。法国哲学家卡谬曾就意义问题指出:「唯一的哲学问题就是自杀」。这点也再次说明,防制自杀不能只是心理辅导的工作而已,它还需要在人生哲学上下功夫。  人生哲学与宗教哲学的重要还可以从人生观与实践态度之间的关系来理解。生命意义问题与实践问题是互为表里的。一为形上的终极信念,一为形下的实践原则,彼此环环相扣,紧密

7、相连。事实上,任何人的行为实践最终都反映他的终极信念,也都必须以他的终极信念为基础。例如当一个人采取唯物论的人生观时,他大概会否定包含道德在内的一切精神事物。而彻底的虚无主义者,既不相信生命有什么意义,大概也很难期待他认为道德有价值。至于接受宿命论或决定论(例如近来颇为流行的基因决定论)而否定意志自由的人,不但自己的人生会变的消极被动,而且这样的人生哲学也使得任何价值抉择都成为不可能。再如若一个人否定福德一致的宗教观,也就是否认善恶因果的信念,那他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诱惑,在行善避恶上无法坚持。试想,如果行善避恶的结果是无所谓的,或甚至「善有恶

8、报,恶有善报」,在这样的世界中如何谈是非善恶呢?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他也因此致力于行善避恶,他骨子里恐怕还是很难避免一种功利交换的心态,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