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94552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古诗词教学论文MicrosoftWord文档(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诗意渗透古诗词课堂衡阳市珠晖区新民小学谢轶婷古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的奇葩,更是经典艺术之瑰宝,它以其表达形式的含蓄,语言的凝练,意境的深远,音韵的优美,奠定了古典文化的璀璨基石。正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跟黛玉学诗,香菱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诗歌是美的凝缩,美的化身,本身就有春风化雨,摄人心魄的审美力。诗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许嘉璐曾指出:“儿童阅读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古典优秀诗文,那些名篇句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
2、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教育哲学专家张楚廷也强调:“现代的中国没有理由把古汉语,古代文学课程仅仅视为一种奢侈品或装饰品,它们是庄重的,它们是富丽堂皇的令习得者心旷神怡的”可见,高质量的古诗文教学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可以帮助他们有力地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为学生个体生命的持续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古诗词教学的成败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影响至关重要。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
3、更好地浸染古诗氛围,剖析古诗内涵,营造一个诗意流淌的课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一.巧用多媒体,渲染古诗文化背景。“古典诗歌的意象,是和我们的文化体验与生命感悟融合在一起的。意象折射出的是古诗的灵魂,而这朵审美之花是在文化背景下催开出来的,没有文化的土壤,诗的意象之花就会凋零,枯萎。”如在教学《示儿》一课时,孩子对诗歌的创作背景比较陌生,于是我引入了一段南宋百姓饱经战争之苦,流离失所的视频,满目疮痍的画面,悲怆的音乐,凄凉的文字,重现了南宋的堕败历史背景。于是达到了有效地引领着孩子走进了古诗的文化背景,在了解古诗
4、的背景文化基础上,未成曲调先有情,孩子们的意象得到启蒙,为进一步走进古诗词做好了文化储备。二.活用多媒体,营造古诗课堂气场。王崧舟老师曾经说过:“没有气场的课,不是诗意语文的课堂。”“课堂气场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气场的课,就有教学魅力,有精神吸引力。”我认为古诗的气场就是古诗的命脉,氤氲着一堂课生存的感情基调。如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月亮完全落下时,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间,诗人乘舟而下,静谧处,钟声响起,一声。两声,声声敲在孩子们的心上,孩子们
5、自然随着老师的引领,轻轻吟唱起“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于是情感在这一瞬间溶化成声声吟叹,课堂所要捕捉的这种孤寂,愁忧的气氛,就在这声声悠远的钟声下涟漪开来。一.善用多媒体,回归古诗文化原点杨义在《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中提出:“把重要的经典当作伟大的个案,进行细读,进行感悟,把它上升到学理的高度思辨,这是我们返回中国文化的原点。”因而,我们的古诗教学并不旨在追求对一首诗一阙词的理解与感悟,而重在对经典文化魅力宣扬,对经典文化的深入解读。让学生知道唯有阅读经典,传承文
6、化,才能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回归到中国文化的原点。在教学《长相思》一诗时,我先用课件播放《怆》曲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全词,然后反复几遍在古诗中几个来回走下来,出示离别的画面,配上《送别》的曲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让学生展开想象纳兰性德家乡的情景,然后将视点切入战场,对完美画面的突然破碎,强烈反差下,唤醒孩子们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就是这声声吟诵,吟出了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叹出了经典文化的绕梁三日而不绝的余味。总之,合理使用
7、多媒体教学能透过古诗词文字的表层,去传达其可意味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声律美,从而达到古诗教学意境美,画面美完美结合,真正实现经典文化的有效传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