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

ID:55177263

大小:1.37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0-04-30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6页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7页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8页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9页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白岩坡隧道开挖项目设计方案1.2.本隧道特点(1)隧道长、工期紧,通风、运输等困难。(2)本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左幅隧道起讫桩号为ZK39+401~ZK40+706,全长1305m,最大埋深约256m,右幅隧道起讫桩号为YK39+430~YK40+660,全长1230m,最大埋深约254m。左右幅隧道进出口均位于曲线上,左幅隧道曲线半径分别为1000m,1500m。右幅隧道曲线半径分别为1100m,1400m。中间段为直线,隧道左右幅线间距进口段约为27m,出口段约为28m。左右幅隧道进口段均为上坡,纵坡坡度为+0.7%,出口段均为下坡,纵坡坡度分别为-0.574%和-

2、0.552%。(3)施工通信条件利用工区所在当地政府开通的移动、联通和电信等通信条件为整个工区提供通信服务,保证隧道施工顺利进行。(4)弃料场和存料场由于施工场地限制,弃料场和存料场主要位于该隧道进出口的前端外缘空地处。其中弃料场主要是位于隧道进出口处,几个填方,以及附近的弃土场。第二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自然地理2.1.1地形地貌2.1.2水文、气候2.2工程地质2.2.1地层岩性隧道区覆盖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下伏寒武纪下统杷榔组一段(∈1p)粉沙质泥岩。2.2.2地质构造与地震据1/20万芷江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隧道区位于梵净山背斜东南翼

3、,大断裂北西盘,呈北东向多字构造,为扬子准地台基底褶皱的组成部分,隧道区并为发现断层通过。隧道进口岩层产状160°∠5°;隧道中部岩层产状95°∠16°,岩层产状倾向由大变小,倾角由小变大,综合底层产状采用110°∠14°,岩体节理发育,岩石较破碎,进口处节理产状235°∠56°,160°∠82°。出口处节理产状230°∠60°,165°∠85°,节理间距20-400mm。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小于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场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场区无新的构造运动迹象,整体稳定。2.2.

4、3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隧道围岩级别划分1.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残坡积层(Qe1+d1)含碎石粘土:灰黄,黄褐色,可塑状,含约20%的粉砂质泥岩碎石及角砾,沿地表零星分布,地势较低部位相对较厚,厚度0.0m至8.0m。2.岩体工程地质特征:隧道区基岩为寒武纪下统杷榔组(∈1p)粉沙质泥岩,据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特征,硬度与完整性,结合钻探岩芯及其钻进快慢将桥区基岩分为强中风化两层。(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灰黄色,薄至中厚层状,节理很发育,岩体破碎,岩质软,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揭露厚度7.8至18.9m。(2).中风化粉砂质泥岩:灰色,薄至中厚层状,节理不发育,岩体较完整

5、,脱水后沿层面散体,岩质较软,岩芯呈长柱状,柱状,饼状。3.隧道围岩等级:通过现场地质测绘,以及对隧道区的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水文地质的分析,根据隧道区岩体的裂隙特征以及硬度与完整性特征,物探成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工程类比,按《公路隧道设计规》(JTGD70-2004)上所规定的围岩分级标准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级。其各段评价如下:隧道左幅:(1)ZK39+401~ZK39+500段,段长99m,为隧道进口,隧道埋深0~41m,隧道围岩为覆盖层,强至中风化粉沙质泥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较破碎,呈碎,裂状松散结构,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产生大坍塌,进口处易出现沉陷或

6、坍至地表。本段按Ⅴ级围岩进行支护。(2)ZK39+500~ZK39+940段,段长440m,为洞身段,隧道埋深41~110m,隧道围岩为粉沙质泥岩,岩石较软,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呈中薄层状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本段按Ⅳ级围岩进行支护。(3)ZK39+940~ZK40+400段,段长460m,为洞身段,隧道最大埋深259m,隧道围岩为粉沙质泥岩,岩体较完整,呈大块状砌体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坍塌,本段按Ⅲ级围岩进行支护。(4)ZK40+400~ZK40+565,段长165m,为洞身段,隧道埋深

7、58~175m,隧道围岩为粉沙质泥岩,岩石较软,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呈中薄层状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本段按Ⅳ级围岩进行支护。(5)ZK40+565~ZK40+706段,段长141m,为隧道出口,隧道埋深0~58m,隧道围岩为覆盖层,强至中风化粉沙质泥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较破碎,呈碎裂状松散结构,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产生大坍塌,进口处易出现沉陷或坍至地表。本段按Ⅴ级围岩进行支护。隧道右幅:(1)YK39+430~YK39+510段,段长80m,为隧道进口,隧道埋深2~46.3m,隧道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