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75545
大小:1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30
《赖晓燕《喜阅读出好孩子》读后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喜阅读出好孩子》读后感赖晓燕去年,喜阅读,善阅读,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的教研室胡主任送我一本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的《喜阅读出好孩子》,读着我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近日,重又拿起这本书细细读之,相见恨晚的感觉依旧,同时深感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一个十岁孩子的妈妈,在指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存在太多遗憾。本书从“理念是魔力的根源”、“技巧是高度的保障”、“深度是持久的能量”三个方面对阅读的理念、技巧、深度进行了阐述,让我看到作家童喜喜作为一名“阅读推广人”对推广阅读所做出的努力,更让我获得了诸多阅读方法及技巧的指导。其中“书是粮食不是药”这句话
2、深深地触动了我。书是粮食不是药——这是阅读最根本的理念。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包括身体的成长和精神的成长,身体的成长以五谷作为粮食,而精神的成长就应以书籍作为粮食。可是在大多数人(包括以前的我)的心中,却把阅读当做了药。就拿我自己上班这些年来说吧,读书常常带着功利心,需要查阅资料时才读,为了指导学生时才读,为了培养女儿的阅读习惯才读。也许在同事们的眼里,我的确在读书,也鼓励学生大量的读书,但扪心自问,我感到很遗憾,不管是自己阅读还是指导学生阅读,我都把阅读当成了药而非粮食,这是自己对阅读理念认识的偏颇。通过阅读《喜阅读出好孩子》,我已经认识
3、到书是粮食不是药。书是粮食不是药,说明阅读必须常态化。记得作家林海音的国文老师曾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说明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阅读,阅读如同吃饭般重要。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阅读就需吃饭一样细水长流,天天坚持,成为习惯,方能受益终身。同时,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所以,个人的阅读也不可能指望在短时间里,读了某一本或几本书就能看到巨大的效果。往往有一些家长问老师:“我家孩子这段时间读了几本书,他的作文进步了吗?”这种观念是狭隘的,读书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急功近利的做法是不利于孩子的
4、成长的。“书是粮食不是药”,更说明阅读需要全面化,不能偏食。我们知道人吃五谷杂粮身体壮,挑食的孩子营养不良。所以,一个人在爱上阅读之后,更应该读各种门类,不同作者的书。鲁迅先生不是也说过“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吗?“口头作文”是我在读了本书之后的又一收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消化,而沟通这一桥梁的最好途径就是说,即“口头作文”。叶圣陶、朱永新等很多教育家都认为“说”比写还要重要。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小学校里应该把训练儿童说话这件事看得及其重要。”而且现在的语文教材上也有“口语交际”的训练。但在“口头作文”这一内容上,我们大多数
5、老师都做得不够实。回想我的十几年语文教学经历,在“口语交际”这一块儿上进行了一些实践,但我常常带的高年级,孩子们也许在低段的“口语”训练比较少,所以我在带领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往往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自己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也不够。还有从自己的育女实践来看,我在指导孩子训练“口头作文”上简直是一个盲点。我家孩子虽然爱阅读,写作也还可以,但是在“口头作文”方面,我对她的训练太少,所以在口头说话、即兴演讲方面显得不足。作家童喜喜在书中告诉了我们“口头作文”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多实践,力求学生的进步和自己的成长。“写信代感
6、”是我读了本书后获得的又一惊喜。朱永新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思考其实是从写的时候开始的。”这说明写作对阅读与思考的巨大功效。对孩子来说,读后感无疑是与阅读联系最紧密的写作。但是,写读后感对孩子们来说却又是一个难题。他们所写的内容往往变成了“读后无感”。这也是我们作文教学中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但童喜喜给我们支的招是:“写信吧!给书里某个感兴趣的人物写封信。无论这个人物是好是坏,戏份是重还是轻,只要自己感兴趣,就给他写。当然,也可以给这本书的作者写。如此偷梁换柱,让学生将难以下笔的读后感变成了乐于表达的书信内容。这难道不是给我们进行习作教学的
7、老师们输入的琼浆玉液吗?书中告诉了我们许多具体的阅读技巧及方法,对我们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面也给出了可行性指导,实乃一部阅读指导宝典。读着这本《喜阅读出好孩子》,我总是在想,如果我在几年前,在我家孩子还很小的时候读到这本书,我的孩子,我的学生是不是会得到更好地阅读指导?孩子们是否会更加幸福?但是现在我想,汲取了名家的阅读营养,关键还在于我们的行动。套用新教育的一句话:只要上路,总会遇到庆典。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