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doc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doc

ID:55161435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9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doc_第1页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doc_第2页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doc_第3页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doc_第4页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  摘要: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通过引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统筹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寻求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双赢之路的过程中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592.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39-04    引言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2、”的定义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  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例如,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传统戏剧、音乐、文学、艺术、工艺技艺及无形的文化载体,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衣食住行、生活风俗、信仰风俗、节日风俗、人生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创新,蕴含着民族的精神特质与文化沉淀。然而随着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文化一体化的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正渐渐受到现代商业文化的冲击。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调对观念层次的保护,强调活态的保

3、护,展现文化生态环境,不只是用语言文字或者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保存,而是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是对民族智慧的结晶进行包装、展示和宣传。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它的介入又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趋于舞台化,商业化,难以呈现自己的原生态精华。如何认识并统筹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对政府、文化教育机构、传承人、旅游企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共生

4、态的省份,天然民族资源和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显示出该地区原生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厚重。在2006年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1项40处入选“国家级”,排名在浙江、福建之后位列全国第三脚。    1、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类型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民间口头文学。二、民间歌舞和民族音乐。三、民族民间工艺。四、民族节日。具体如表1所示:      2、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以上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以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民族风情展

5、现了自己“博”而“精”的特点。博是民族文化渗透的范围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是民族风情各不相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形态与技艺精华。例如同是侗族的歌曲,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在伴奏乐器,演唱手法上就有诸多不同。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贵州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丰富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弘扬民族精神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社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人口的迁徙,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担负着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人日益减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政府想通过旅游开发走文化产业化之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

6、向市场,将之形成文化品牌效应。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的过程中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必然会造成原始文化形态的失真。因此处理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种双赢模式的构建将会大力推动全民打开文化的宝库,守望濒危的文明。    二、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    1、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对立性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对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区有着诸多消极的影响。  第一,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

7、。旅游开发中商业化的驱使歪曲了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为了迎合游客的审美偏好,许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背离了文化本身的涵义,趋向于商品性与演艺性。例如,传统活动、节日庆典和民间工艺通过“包装”变得舞台化和日常化,丧失了本身的圣洁感和文化价值。另外,通过对旅客猎奇心理的揣摩,一些民族风俗被改造,夸张,导向奇特、原始、神秘、甚至野蛮、低俗,导致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变味、衰落和失真。旅游开发中商业价值的追逐同样也破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很多民间艺术都是只选择其中有商业价值的部分断章取义的进行开发与传承。  第二,贵州少数民族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性与丰富性遭到冲击。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好的地方大多是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为了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促进旅游业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