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58107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9
《面对世态万千-更应该包容--辩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生百态,世态万千,我们既要针砭时弊,也要海纳百川。批判是批驳否定主观认为错误的事物,而包容是认可别人行动的自由;耐心平和地容忍不同的意见。两者都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今天要对两者进行比较和权衡,重点并不在是否要批判屠杀、侵略等极端恶劣的行为,也不在是否要包容真善美的表现形式,这些已有定论。重点是讨论在世态万千,这个复杂多样的状态中,面对各种差异,我们应持的态度。基于更普遍的社会状况、普通大众的认知和行为能力,为了追求更大和更持续的社会效益,我们更应该包容。第一,就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世态万千是多样
2、性的体现,是社会生活的万态千姿、文化花园的万紫千红。而包容创造了自由的环境,保护其存在,促进其发展。因为包容,古有先圣的百家争鸣,今有北大的兼容并包;因为包容,古有大唐的民族融合,今有共和国的求同存异;而因为缺少包容,布鲁诺成了科学的殉道者、犹太族成了偏见的被害人。君子的境界是和而不同,社会的和谐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只有包容,才会有良性的交流,才会有精彩的社会。第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理性、深刻的批判要求较高的认知水平、丰富的社会信息和全面的实际考量,这无疑是对个人素质和信息流通渠道的极高要求。
3、而相对于理想状态的批判,现实中的批判常常掺带着强烈的个人意见和情感宣泄。根据心理防卫机制,它更容易煽动情绪、引发群体效应,其结果难以控制,错误、盲目的批判甚至会引起无可挽回的恶果。对于普通大众,批判应该是一种审慎的行为,而不是面对世态万千时的惯用视角。包容则能为个人情绪提供缓冲,为全面评判保留空间,它对大众的硬性要求也低于理想状态的批判,一个心平气和、不偏不倚的头脑明显更利于事态的发展。第三,从包容和批判的关系来看,任何批判的声音只有在自由、包容的环境中才会有回音。这就是为何微博政治能成为监督新锐
4、,而文字狱却扼杀着耿直或无辜的臣民;为何我们有文化界的百花齐放,而达尔文却备受耻笑和羞辱。此外,在现实批判发展至理想状态的过程中,包容提供了冷静和克制的力量。“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如果批判以及回应批判的质量都需要包容来成全,那么采取包容的态度不可谓不是更重要和更应该。包容和批判本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我们从不以否定一方为目的。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使包容内化为我们的素养,让包容成为刚硬的武器去破除偏见和单一,让包容成为柔软的屏障保卫批判的进行。质询:
5、1)对假恶丑是否应该包容?2)对真善美是否都应批判?3)事物好坏程度的不同,是否有的更应该批判,有的更应该包容?So,达成共识,今天可以探讨的对象不是善恶问题,而是事物之间的普通差异。1)当今现实中,普通大众是否有批判的自由?2)您方的批判是怎样的批判?3)这是不是需要丰富的信息、全面的知识、公允的分析?So,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能自由地批判,可是要达到您方理想状态的批判又需要如此多的条件,可见您方谈的批判和现实中的批判是两回事。Zhixun:包容性增长1)放纵、软弱、盲目--包容不等于纵容、有包容
6、错误的可能就有批判良善的可能、讨论范围。面对可能的态度无罪推定审慎处理、错杀一百放过一个2)批判使进步---社会进步需要包容和理想状态的批判的结合只破不立无进步立需要包容来博采众长3)防范于未然—防丑恶的事才有效世态万千中到底美多还是丑多4)包容是为了批判先批判再包容—不是(先后问题)而是理想状态的批判离不开包容现实状况缺不了包容5)现实批判不是批判---理想状态才是那现实中实现的程度美好地畅想激进地前进6)背景----不安因素增加了,包容的世界中元素都增多了,有好有坏,背景主流到底是好是还是坏完
7、美:世上没什么民主世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所以只有包容的心能够让我们坦然面对。离开了包容,那么任何的差异与瑕疵无外乎眼中钉、肉中刺,任何强加的改造也是野蛮而无益。质疑的声音只有在自由的社会才有回音。而一个社会公民群体的自由,就来自于公仆与人民的包容,公民之间对不同声音的包容。否则,批判与嘈杂雷同,社会的智囊与莽撞胶着,效率之底,混乱之极,可想而知。对于普通之物,更应以包容待之。最“完美”的存在并不等同最自然、本真的存在,否则何来维纳斯断臂之美、西湖断桥上的缠绵与月如钩时思缱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认
8、识的角度,包容更能彰显尊重、开明与自信。苏轼与佛印之间关于心中藏佛还是藏粪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其实面对世态万千的态度,正反映着我们的内心。对于那些并非罪恶凶残、涉及原则的人与事,我们何不用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去包容这样一种差异与区别?美国的sit-in运动用包容诠释了尊重、百花齐放的文艺政策用包容展现了开明、大唐的博采众长显示了自信。这种态度还影响着我们的认识进程。在认识理性化的过程中,只有包容的胸怀才能避免在面对差异与分歧时,过于片面和情绪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