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doc

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doc

ID:55144144

大小:5.0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4-28

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doc_第1页
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doc_第2页
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doc_第3页
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doc_第4页
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技术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一、工程项目基本情况工程概况:深圳建科大楼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定位为本土、低耗、可推广的绿色办公大楼。工程总投资为7055万元,用地面积3000m2,容积率为4,覆盖率为38.5%,总建筑面积18170m2,建筑高度57.9m。建筑主体层数为地上12层,建筑面积13886.19m2,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4283.57m2。工程于2006年11月动工建设,2009年3月31日竣工,自2009年4月开始投入使用。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单位、技术咨询单位和使用单位均为深圳市

2、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无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工程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均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周围场地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采用本土、低耗的绿色建筑技术,包括节能技术、节水技术、节材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等。实际运行节能率64%,非传统水源利用率49%,年节约运行费用约122万元。工程不仅是使用单位的办公实验场所,还是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实验基地,建筑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展示基地,全国绿色建筑科普教育基地。向社会

3、各界开放展示绿色建筑技术,宣传绿色建筑理念。自投入使用以来,举行了近20次培训,面向全社会成功举办建科大讲堂5次,培训总人数超过1500人次。39接受各个地区的政府官员、技术人员、学生和普通市民的参观交流超过11000人次。工程获奖情况:省部级奖励和称号:(1)2009年3月,通过国家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验收,并获得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三星级的称号;(2)2009年7月,作为国家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国家财政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验收;(3)2009年12月,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评价标识(证书编号

4、NO.PD31903);(4)2010年4月,获2010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公共建筑节能最佳实践奖(5)2010年6月,全国首个通过“百项绿色建筑与百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即“双百工程”)的验收;(6)2010年7月,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双百工程”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证书(7)2010年7月,荣获第二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8)2011年2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运营阶段"绿色建筑三星级评价标识。国际奖励和称号:(1)2010年3月,荣获美国第三届好设计创造好效益“最佳绿色建筑奖”;(2)2010

5、年3月,获得第三届“好设计创造好效益”中国奖(3)2010年11月,荣获“香港环保建筑大奖新建建筑优异奖”。(4)2011年3月获FuturArc2011年度未来建筑绿色领导力奖(商业建筑类)其它奖励:2007年11月,获得深圳市第一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2009年9月,获得第三届百年建筑优秀作品2010年7月,获第二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2010年12月,获深圳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公共建筑一等奖2011年2月,获2011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2011年8月,获2010年度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办公楼、学校类一等

6、奖2011年12月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公建类部优一等奖3939二、创新性及推广应用价值技术集成度1.1技术选择与集成首先,基于气候和场地具体环境,通过建筑体型和布局设计,创造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隔音降噪和生态共享的先决条件。其次,基于建筑体型和布局,通过集成选用与气候相宜的本土化、低成本技术,实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隔热遮阳和生态共享,提供适宜自然环境下的使用条件。最后,集成应用被动式和主动式技术,保障极端自然环境下的使用条件。(1)基于气候和场地条件的建筑体型与布局设计基于深圳夏热冬暖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和实测的场地地形、声光热环境和空气品质

7、情况,以集成提供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隔声降噪和生态补偿条件为目标,进行建筑体型和布局设计。1)“凹”字体型设计与自然通风和采光通过风环境和光环境仿真对比分析,建筑体型采用“凹”字型。凹口面向夏季主导风向,背向冬季主导风向,同时合理控制开间和进深,为自然通风和采光创造基本条件。同时,前后两个空间稍微错开,进一步增强夏季通风能力。图2.1“凹”字体型与通风采光2)垂直布局设计与交通组织和环境品质结合功能区使用性质及其对环境的互动需求进行垂直布局设计,以获得合理的交通组织和适宜的环境品质。中低层主要布置为交流互动空间以便于交通组织,中高层主要布置为

8、办公空间,以获得良好的风、光、声、热环境和景观视野,充分利用和分享外部自然环境,增大人与自然接触面。39图2.2垂直功能布局图2.3噪声模拟分析3)平面布局设计与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