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39362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守住“城市的眉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守住“城市的眉毛” 江澄波和他的旧书店都已经老了。 今年92岁的他无力绷住脸上的皮肤,原本宽阔的肩膀也一点一点向下弯,修书鉴书的双手变得摇摇颤颤。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五年的文学山房旧书店也在慢慢萎缩。经历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炮火,书店在上世纪50年代因公私合营被并入国营书店,曾经恢弘的店面荡然无存。 缺少了眉毛五官再精彩也乏味 复建书店的时候,江澄波75岁。从那以后,他几乎就没有再离开过书店。 近年来,书店里旧书“收得多,卖得少”,一天下来光顾的读者加起来不超过20个,还多是老朋友。但他总是把书店比作城市的眉毛,“眉毛看似并不重要,但缺了它,五官再精彩看着也乏味”
2、。 他想守住“城市的眉毛”,可是有时候,这条模样古朴的“眉毛”也开始和“五官”不合了。新开的书店坐落于苏州不甚繁华的小巷子里,挤在摩托车维修店和茶具店中间。书店没有大气的装饰,连招牌也显得过于缺乏特色――深红色底板上镶着黄色塑料字,“文学山房旧书店”几个字还是从右向左地书写着。 书店里没有装帧精美的新书,只有纸张泛黄的老书、旧书。一台电话机承担了所有的联络功能,偶尔响起,老人都要小步快走地去接听。计算价格时,一只老式木头算盘会在江澄波的手底下,“噼里啪啦”地响着。顾客手机没电了,在书店连个可以充电的插座都找不到。 在江澄波祖父的那个时代,江家的文学山房坐落于旧书肆集中之地,有
3、着最宽敞明亮的门厅和藏书丰富的楼阁,“贩卖旧书名闻东南,日以万金进出”。门上挂的楠木匾额,是曾当过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为报答找书之恩,亲笔题写的。 热闹的时候,书店常常汇聚起全国各地前来寻书的文人。张元济、顾颉刚、章太炎、郑振铎等都是书店常客。除了淘书,他们还探讨学术。兴致高涨时,江澄波的祖父便会邀请他们移步弄堂口的小饭店,促膝谈心。即使日军入侵苏州前夕,几百架飞机轰炸城区,这座文学山房依然坚持自己的一席之地。 摸着古籍长大 出生于1926年的江澄波,从小就听祖父说,清代一二品大员,只能“到书店来看书,才能升官的呀”,要是跑到钱庄去,跑到花楼去,就会被老百姓骂贪官的。 作为家
4、里长子,他被寄予着继承家业的厚望。八九岁起,江澄波便要熟记《四库全书》篇目、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每本书最后一章和结句都要一字不差地背出,还要学习修缮古书的技艺。 他几乎是摸着明版、清版书长大,自16岁起便跟随祖父去各地收书。往往一收到消息,就要坐车坐船“连夜赶过去”,来回要好几天,“过的都是流浪的生活”。但这些困难在江澄波眼中,比不上“懂不懂书”来得重要。 每次收书江澄波都跟“上考场”一样。藏书的老先生拿一本书来,他要能识出是什么时候的版本,承受住考问,才能得到主人家的藏书目录。在民国老教授张天方家中,他将一部《震泽编》的来龙去脉讲得丝毫不乱,得到了老学者的赞许,这到现在都是
5、他最自豪的一段记忆。 但时局变迁迅速吞没了一切,他的五个弟弟妹妹后来都考上了大学,从事了理工科专业,“成了工人阶级”。只有他和父亲,在公私合营后进入国营书店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时仍然逃脱不了被打成“资产阶级”.的命运。 2001年,长女和大儿子先后“内退”,儿媳下岗,而75岁的江澄波,也因为曾经工作的国营书店改成企业制,一个月只能领到650元退休工资。那时候,江澄波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孙女急需用钱,他才决定复建书店。 偶尔路过此地的游客,有的会好奇地打量一眼招牌,再透过玻璃门望一眼店里。可是一览无余的店面又似乎乏味了。泛黄的老书、旧书肩挨着肩排在书架上,还没来得及拆封的就一捆捆堆在
6、地上、桌子下。 逼仄的空间里,书是江澄波唯一的寄托。在儿孙辈眼中,这个老人不爱下象棋、也不去茶楼听评弹,书是唯一的爱好。 公私合营后,江澄波和父亲一起进入苏州市古旧书店工作,做的依然是和古旧书籍打交道的工作。走家串户,还要时时准备去废品回收站、造纸厂、废纸堆中抢救差点要毁于一旦的古籍。他曾在洞庭东山造纸厂原料堆的墙脚处,抢救出了明末文人手写的《恒轩诗稿》,说起这些,江澄波平静的叙述中总是透着些骄傲。 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时,古旧书店整体并入新华书店,古旧书回收工作被迫停止。江澄波被组织安排去书店前台收银,他有些哭笑不得地说,“平时摸书的手竟然要去摸钱!” 再之后,他成了当地4万
7、下放人员之一,带着全家去了江苏北部的农村。40多岁的江澄波第一次戴上草帽,背起棉花药水桶,和农民一起下地做农活,落下了肩膀上的病。 读书的习惯 唯一能和之前的老本行挨一点边的,就是后来在下放人员办公室管理档案。但他依然保持着读书人的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推脱掉当地人的应酬。江澄波不会骑车,每天早出晚归,要在住处和办公室间来回跑20里路。 再度回到苏州城时,停业已久的古旧书店恢复营业。当年被弃之如敝履的古籍被抢购一空,收购古旧书籍又成了热门生意。搜罗到“好东西”,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