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doc

论中西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doc

ID:55119326

大小:17.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7

论中西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论中西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中西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艺术的公共性。公共性意味着交往、沟通、强调共同的社会秩序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公共艺术的出现不是一种艺术样式,事实上,它可以采用丰富的艺术形式来实现,如建筑、雕塑、壁画、摄影、书法、景观小品、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公共设施等。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出现了深刻的生态危机,打破了生存空间与自然演进的平衡,使人类远离了自然。这时候,人类需要一个载体,把积淀在心灵深处的希冀呐喊出来,公共艺术接受了这个使命。公共雕塑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肯定,许许多多

2、的雕塑家引用公共雕塑来阐述着自己的理想与渴望。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民族背景等的不同,在公共艺术的创作思维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人思维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讲求科学与准确,艺术创作上主要表现为写实、理性;中国人则以宏观的、哲学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思维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意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上影响大。公共艺术对于西方来说由来已久,而对于中国来说,它的提出和起步则比较晚,但在艺术创作思维方面却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就中西公共艺术的特点作比较,阐述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文化历史、民族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思

3、维方式,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而在中国,人们的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中西方不同的认知方式深深地影响着各自民族的理论思维和艺术方式,使其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在艺术创作上,特别是传统艺术的创作,中国表现为“写意”,而西方则表现为“写实”。西方哲学总是关注着世界的本源、主客体的关系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等,虽然他们在简单的仪器下的观察和实践缺乏逻辑的连贯性,理性的方式并不系统,但他们的这种直接观察总是弥漫着理性思维的色彩,抽象思辨是西方思维的特征。而中国传统懂得思维方式则以直觉

4、和经验为特征。中国的科学和哲学的各种概念和范畴大多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融会贯通而提出的,。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的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的不同,这种理解只能意会难以言传,是一种通过想象、联想而达到审美的过程,是向内型思维,就好像对一副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有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再者,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中国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所以,中国艺术从宏观的哲学角度去认识物体,是透过现象去表现本质——精神。西方艺术从微光的理性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是科学的、准确的,

5、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中国艺术,尤其是对于中国的佛教雕塑艺术而言,却是狭隘的。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于大地之中。在艺术创作中,影响最大的是意象思维。倘若说,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讲究分析、注重普通、偏于抽象的话,中国的意象思维则着重从特殊的、具体的、直观的领域去把握真理。西方人的创作思维是立体的、科学的、准确的、向外型的;中国人的创作思维是线性的、平面的、意象的、向内型的。两种思维倾向不同,在现代公共艺术的运用上可以形成互补,特别是在现代环境雕塑、园林景观方面。向外型思维可以让我们的创作更有形式感,更科学、更准确

6、;向内型思维让我们有限的艺术空间变得更宽广,想象更丰富、更辽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不同的思维具有不同的特色。我们应极力推崇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于西方传统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无论是中国古代诗歌对意与象、意与境的追求,还是中国书法、绘画对“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揭示,都显示了其不同于西方传统艺术追求再现、摹仿、写实,而强调象征表现和写意的特征。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意象思维,既是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精华,也是打造当代

7、中国公共艺术文化、促进中国公共艺术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中国的艺术思维模式,才让艺术,特别是公共艺术的空间有了更宽广的领域;正是由于中国艺术创作思维的包容性、整体性,才使我们艺术发展的空间有了更多、更远的可能;正是中国艺术创作思维的非写实性,才让我们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使艺术不致落入写实主义狭窄的窠臼。同时,我们也相信: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思维,一定会在我们的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发展中发扬光大,一定会为中国当代的雕塑文化、为世界公共艺术的繁荣做出重要的贡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