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道中考二次函数压轴题的解题启示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道中考二次函数压轴题的解题启示录山东沂源县徐家庄中心学校256116孟令刚左效平考题在线:(2017年菏泽)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bx+1交y轴于点A,交x轴正半轴于点B(4,0),与过A点的直线相交于另一点D(3,),过点D作DC⊥x轴,垂足为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在线段OC上(不与点O、C重合),过P作PN⊥x轴,交直线AD于M,交抛物线于点N,连接CM,求△PCM面积的最大值;www-(3)若P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设OP的长为t,是否存在t,使以点M、C、D、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2、-1-c-n-2-1-cnjy育图11思路探寻:第一问是一个基本问题,解答起来应该没有问题.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有三种:一般式型:设解析式为y=a+bx+c,需要知道图像上任意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后转化为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借助消元法,分别求得a,b,c的值,回代即可得函数解析式;顶点式型: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h,k)及其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设解析式为y=a+k,代入任意点的坐标,转化为a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a的值,回代即可得函数解析式;交点式型: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0)及其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设解析式为y=a(x-)(x-),代入任意点的
3、坐标,转化为a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a的值,回代即可得函数解析式.这里的二次函数表达式是一般式,但是常数c是已知的,所以只需将点B,D的坐标分别代入,将问题转化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同学们必须熟练,准确,敏捷完成的数学基础性问题.第二问求三角形PCM面积的最大值,需要按照如下思路去定寻:首先确定三角形PCM是直角三角形,这样就顺利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是PMPC,这是解题的切入点;接下来就是确定PM,PC的长度,为解决此环节问题,需要一个小技巧,这就是设动点P的坐标为(m,0),这样PC=3-m,PM等于当x=m时,直线AD对应的函数值,只需提前确
4、定好直线AD的解析式即可,这样就把三角形PCM的面积转化为m的二次函数,其最值可定;第三问主要是渗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已经具备的条件是MN∥CD,根据判定方法,只需加上MN=CD即可,这样确定MN的长度即成为了解题的关键,为了防止漏解,在表示MN的距离时最好借助绝对值来完成,这样即防止了漏解,又能不陷入分类思想的漩涡中,大大提高了解题的准确率.解答直播:(1)把点B(4,0),点D(3,)分别代入y=a+bx+1中,得,解得,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因为点A(0,1),点D(3,),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n,所以,解得,所以直线AD的解析
5、式为y=x+1.设动点P的坐标为(m,0),所以PC=3-m,当x=m时,y=m+1,所以M(m,m+1),所以PM=m+1,所以直角三角形PCM的面积S=PMPC=(3-m)(m+1)=-+,因为0≤m≤3,-<0,所以S有最大值,且当m=时,S最大值为;(3)设动点P的坐标为(t,0),所以M(t,t+1),N(t,-+t+1),所以MN=
6、-+t+1-t-1
7、=
8、-+t
9、,因为DC=,且MN∥CD,所以当MN=DC时,四边形DCMN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10、-+t
11、=,所以-+t=或-+t=-,当-+t=时,整理,得3-9t+10=0,此时△=81-120<0,故方程无解,此时不
12、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当-+t=-时,整理,得3-9t-10=0,此时△=81+120=201>0,故方程有解,所以=,=,因为t>0,所以=舍去.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D,C,M,N为顶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时P(,O).解后反思:通过解题,我们深深体会到如下几点:1.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熟练运用好方程的思想,根据未知数的个数,分别运用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只要熟练掌握解方程或解方程组的基本要领,确定解析式可谓水到渠成;2.学会根据题意把最值问题科学转化成相应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而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值是同学们的必须课,是二次函数学习的最重要知
13、识点之一,要在常态学习中不断强化,提高解题的熟练度和准确度;3.学会把坐标系背景下平行y轴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转化为纵坐标差的绝对值,从而使得问题求解更全面,更缜密,谨防漏解致错而痛失不应该丢的分值而遗憾;4.学会灵活处理二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并能灵活,科学的选择解题方法,使得综合问题求解不综合,巧妙将综合化归为单一,专项知识加以求解,这是数学解题的实质,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和锻炼.除了上述的反思,我们还在题目的引申变式上进行反思,于是就生成了如下两个最值问题:引申1:若P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