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几岁了(二)教学设计.doc

你今年几岁了(二)教学设计.doc

ID:55100682

大小:9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7

你今年几岁了(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你今年几岁了(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你今年几岁了(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你今年几岁了(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你今年几岁了(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你今年几岁了(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小学期间已学过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知识,经历了简单方程的简单数量关系的分析,对方程已有初步认识.学生在小学已经经历了简单方程的简答、简单数量关系的分析,具有一定的解方程的能力.这时解方程的操作依据为加减法、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简单算理.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课通过天平的实验形式,形象直观地感受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尝试着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它来解方程.难点: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三、教学目

2、标1、借助直观对象理解等式性质;2、掌握利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3、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和解方程的基本过程。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内容:阅读P134-P135随堂练习之前的内容,总结所自学到的知识。(大约5分钟)1、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一元一次方程.目的:1.让学生初步体会小学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内容与中学等式的基本性

3、质有何差异?2.小学简单方程的求解过程的依据与中学方程求解过程依据有何差异?3.能看懂并能理解书上呈现内容的主要环节.环节二:情境引入(实践操作,演示天平称量过程)内容1:在老师的协助下,学生实际操作用天平称量物体.目的:培养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获取信息,并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归纳总结、抽象数学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有序的数学思维品质及科学的学术精神。内容2::下列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中,那些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1)若x=y,则5+x=5+y(2)若x=y,则5-x=5-y(3)若x=y,则5x=5y(4

4、)若x=y,则(5)若,则bx=by(6)若2x(x-1)=x,则2(x-1)=1目的:巩固等式的基本性质,关注基本性质二中的限定条件。注意事项:(1)、(2)、(3)、(4)正确。学生容易出错:1、漏选(4),两边同除以5≠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错选(6),未考虑x=0,则分母为零无意义。环节三: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内容1:例1解下列方程:(1)x+2=5;(2)3=x-5.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得x+2-2=5-2.于是x=3.(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5,得3+5=x-5+5.于是8

5、=x.习惯上,我们写成x=8.补充:解下列方程:(3)–y+3=5;(4)6-m=-3解:(3)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得–y+3-3=5-3得–y=2于是y=-2(4)方程两边同时减去6,得6-m-6=-3-6得-m=-9于是m=9目的:1、在实际变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等式基本性质一的真正含义;2、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进及有理数运算的介入,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相比小学的逆运算更具理性思维。3、在经历等式变形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数学理性思维问题的意识,规范的数学书写格式。环节四:联系与提高内容:1、还记得上

6、一课小华和小彬猜年龄的问题吗?你能帮小彬解开年龄之谜吗?解方程2x-5=21解:两边同时加上5,得2x-5+5=21+5于是2x=26得x=132、你能解方程5x=3x+4吗?解:两边同时减去3x,得5x-3x=3x+4-3x得2x=4得x=23、随堂练习1.解下列方程:(1)x-9=8;(2)5-y=-16;(3)3x+4=-13;(4)x-1=5.4、达标练习1、若2x-a=3,则2x=3+,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等式仍然成立。2、如果代数式8x-9与6-2x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3

7、、把变形为的依据是()A等式的基本性质1B等式的基本性质2C分数的基本性质D以上都不对4、小明在解方程2x-3=5x-3时,按照以下步骤:解:①方程两边都加上3,得2x=5x;②方程两边都除以x,得2=5;以上解方程在第步出现错误。目的:1、应用本课时所学内容解答上课时提出的问题.2、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落实.环节五:课堂小结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主要内容:等式的基本性质及注意事项.目的:通过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归纳,一方面清晰地梳理出本课学过的基本知识及数学思想;另一方面,习惯地将新学的知识及方法构建到原有的知

8、识体系中,找出“承前启后”的“承接点”、“启发点”.环节六:布置作业1、习题5.2;2、探索等式基本性质1的变化特点,思考:能否理解为左右移项?五、教学反思1,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的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设计目的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在小学学过用运算的逆运算关系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普遍掌握较好,在本课时教学时,例1可增加几个例题.如:解方程–y+3=5,6-m=-3等类型的方程,让学生感受到负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