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93931
大小:99.2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09
《口梆子的历史渊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众文艺·戏曲论坛·口梆子的历史渊源贾桂香(张家口演艺集团口梆子艺术剧院075O00)张家口历史悠久,戏曲艺术有较长的历史。早期戏曲源于和嘉庆2年怀来县鸡鸣驿永成班分别在涿鹿县清宁府村戏台、张歌舞与徘优,现今发现的下花园北魏石窟中就有飞天舞姿雕刻;顺屯戏台、季家寺戏台演出题壁显示,清乾隆、嘉庆年间,演辽天庆六年(1116)葬于宣化的张世卿墓中绘有一名徘优在十一“大戏”的口梆子戏班已很兴盛,剧目已很丰富,仅鸡鸣驿永成名乐手伴奏下起舞的乐舞壁画。元代女真族剧作家李直夫曾居德班在涿鹿戏台题壁写下的戏目就有l7出之多。兴府(涿鹿),剧作十二种
2、,张家口梆子腔剧团曾经久上演《虎口梆子发展到清末进入鼎盛时期。光绪中叶,张家口三头牌》一剧即源于其作《便宜行事虎头牌》,足见张家口地区于园鼎立(大兴园、小兴园、翠峰园,其中大兴园建于乾隆年元代就有戏曲活动。明洪武年间,太祖第十九子朱穗就藩宣化间),来自山陕的早先落户张垣的名角巨星分别被称为“陕西府,朱元璋赐予大量词曲乐户供其享用,说明彼时杂剧演出相当帮”“山西帮”,集中在三园演出,争奇斗艳。而在张家口郊活跃。明永乐前后,晋、鲁大量移民塞外落户,内地民俗导入,区和各县村镇则有大批被称作是“本地梆子”的班社常年不断供演出的庙宇乐楼普遍修筑
3、,戏社大兴。据《宣化府志》记载,地进行演出活动。这些班社分为两大支流,西路班社活动范围明代剧作家徐渭到宣府会乡友时曾将南曲《杀狗劝妇》及其剧作在宣化、市郊、阳原、万全、怀安诸县及坝上广大区域,唱《四声猿》等剧目带至宣化府,对后来张家口地方戏曲的兴起产“西路调”,时称“西路鬼子”;东路,有“狼山三班”(永生重要影响。《四声猿》包括《狂鼓吏》(即《击鼓骂曹》)、盛班、永顺班、成顺班)和赤城锦屏班等众多戏班活动在怀《玉禅师》(即《度柳翠》)、《雌木兰》(即《花木兰》)、来、赤城、涿鹿、蔚县以及延庆诸县,唱所谓“东路梆子”,《女状元》(即《女
4、驸马》)杂剧四种。万历时期明与蒙古族鞑人称“东路王”。东西两路“本地梆子”班社均为本地人,靼部落和好,张家口辟为互市之所,客商云集,逢市必演戏,蒙用本地方言唱山陕梆子。两路本地梆子中狼山三班声名最盛,汉各族的踢鞠、跳丸、意钱、蒲博、跑马射箭等杂技也竞相献建班初为科班,艺徒经6年、甚至lO年培养,训练规范严格,艺。据宣化、万全、怀来、赤城、涿鹿等县《县志》所载,清康人人练武功,所以行当全、戏路广、剧目多、武戏硬。狼山班乾年间,张家口城乡,凡遇节令庙会必召优人梨园作会戏。彼曾来张家口园馆演出,为其武戏精彩,博得“盖三园”之名。时,每年四季
5、有庙会,有社火,流行的是戏曲和秧歌,而且有了赤城锦屏班进张垣演出观众如堵,被形容为“撞倒园”,该戏专事戏曲的艺人和组织。班也是以科班起社。狼山班、锦屏班张垣献艺,促进了艺术交清康乾年间是山西、陕西的梆子腔流布全国各地新兴地方流,推动了口梆子的发展进步。当时,三园竟相从北京、直隶戏蓬勃兴起的时代。1689年,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商贸等地招聘武戏演员,致京梆子(直隶梆子、河北梆子)演员流大道开通,张家口成为南来商旅西赴沙俄、东去京津的“旱码入张垣;而自此以后,来自山陕的演员也多有名家搭本地梆子头”,商贸兴盛,铺号增多,山、陕艺人戏班
6、遂被牵引来此,并戏班演出者。本地梆子与地道山陕梆子的融合,造就了许多口经张垣、宣化、怀来一线进京。我国戏剧史学家周贻白先生在梆子名演员,博得了戏剧史学家周贻自在他的《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戏剧史讲座》中说:“自康熙年间‘秦优新声’来北京地方戏曲发展概说》论著中将口梆子与陕西“同州梆子”、山后,从此以‘山陕梆’名义一直来去,未曾间断”,1941年130西“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以及“京梆子”(或日“直隶梆期《立言画刊》载《凌霄汉阁剧话》一文在谈到戏曲变迁时也说子”“河北梆子”)相提并论的历史地位。“清初至乾隆初、中⋯⋯领起高原系之秦腔。乾隆
7、中、晚,』II、清末民初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北方各大梆子动态活跃、相互甘、陕、山等高原系大举进京,秦腔渐盛⋯⋯”秦腔即周贻白所交流或衍变合流的历史阶段。张家口为塞北重要商埠,商贾晋中言的“新声”——“山陕梆”。据明史和山西洪洞档案馆的《古人居多,山西中路梆子艺人或为谋生,或是被邀聘,云集张垣,槐迁民纪略》记载,明初从山西向华北、中原各地强制迁移民九搭口梆子园馆班社演戏,甚至落户成为梨园世家。而张家口的艺批。张家口怀来县档案局资料证实,山西移民三次迁入该县,人则因在艺术竞争中图求增长才艺多有赴山西晋中一带坐科搭班1388年迁入古家窑一带2
8、5个村,1403年迁入头堡等8个村,1415学艺者。这一时期,口梆子与中路梆子融汇合流,各有衍变,班年迁入上八里等1O个村。同期,尚有万全(署张家口)、怀安、社丛生,名家辈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出科山西中路的艺涿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