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感能力及其培养.doc

谈语感能力及其培养.doc

ID:55082936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7

谈语感能力及其培养.doc_第1页
谈语感能力及其培养.doc_第2页
谈语感能力及其培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语感能力及其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语感能力及其培养我们在日常上课的时候,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听课抓不到要点,发言词不达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差。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也都显示这样一个事实:考生失分较多的是主观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仍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语感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2、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语感的心理因素:联想和想象的活动;情感的激发;思维的参与。这些在语文修辞教学中体现得尤其突出。一、运用联想和想象。在语文修辞教学中,当讲到感知描写,比喻夸张性的语言时,要使学生能准确、迅速的在脑子里呈象,就必须运用联想和想象。比如刘心武《班主任》中写的:“谢慧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倘如我们对这段文字有了敏锐的感受,那就可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领受夸张的妙处,让学生体会出人物的感情变化。因为它使人物表情更加生动了,好像就在眼前。这样就加强了语言的

3、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给学生以强烈的立体感,从而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二、情感的激发。当我们在教汉语修辞的综合运用时,一旦遇到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文字时,就常常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例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里“漠漠”和“阴阴”显现的也是形象色彩。“飞”显现了白鹭的形貌及其特征,“啭”显现了黄鹂的欢啼,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三、思维的参与。凭直觉感

4、知语言文字是不能产生语感的。要对描写的文字有所“感受”,必然要求有思维活动的参与。例如,对文字所表达的本质意义的概括,对文字美的追求、欣赏和体味,以及对文字正误、优劣的辨析等,都渗透着思维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活动。文学上讲究意则其多,学惟其少,所谓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都使语言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有没有语感是会直接影响修辞教学效果的。可见,语文修辞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因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郭沫若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利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锐感的培养

5、,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修辞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当然是更为必要的。一方面,重视语感的培养,可以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边城》:“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用“翠翠俨然如一只小兽物。”写出翠翠3十分可爱。这个比喻中蕴涵的感情可说得很分明,用“山头黄麂”描述性语言比喻在学生的头脑中呈现出翠翠形象,是表象的因素。在此基础上

6、,进行抽象概括,产生对翠翠的品质的理性认识,就是逻辑因素。而这里的语感就是表象因素和逻辑因素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重视语感的培养,还可使修辞课的思想教育收到实效。修辞教学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作者往往把他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具体生动的语言中,让形象来说话。这时,只有让学生在感知和理解作品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产生语感,才能发挥形象性的语感作用。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语感的心理因素外,还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培养:一、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只有在自己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语感才能逐渐形成并得到加强。全国著名

7、的语文特级教师,无论是魏书生还是钱梦龙,他们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在第一步“定向”之后,就是让学生自学、讨论、答题、自测、总结;钱梦龙有“六步自读法”是认读、辨体、审题、发问、质疑、评析,都是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课文,自己去感知课文的语言。他们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课前一分钟说话训练,天天写日记、抄录名诗格言、自办手抄报、小记者、影评等。这些活动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大量的语言实践使学生丰富了词汇,语句逐步通顺了,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都增强了。但是,这些好的做法,并没有完全推广。目前,我们仍有一

8、些教师课堂上讲风太盛,“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没有突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