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浅析-论文.pdf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浅析-论文.pdf

ID:55059285

大小:194.3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浅析-论文.pdf_第1页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浅析-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浅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24期经济研究导刊No.24,2014总第242期ECON0MICRESEARCHGUIDESerialNo.242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浅析胡青侠,马百兵,尹雯(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230009)摘要:在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保持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着手,改革高等教育的现有弊端,较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保

2、证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高教改革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97—02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在以学生为本位和能力发展为本引言位的新理念下进行全新的改革,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型的应试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和教育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型的素质教育转变。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知识、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是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标志着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3、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工程创新人才是时代对高等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实施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一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为此,工科院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高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它包括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上来,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具有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创新人才成长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1】。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获取工程基础知识的一、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前提下,以运用工程理论,拓展工程

4、能力,提升工程综合素质自高考恢复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取得初步成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型”。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高校缺乏激励创新的体制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完成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和迎制,应试教育、学分制、成绩优先等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创造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双重任务。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力和创新动力不足;教学与科研、生产脱节,理论脱离实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立足现实、深化改革,际,不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落后,学生难以在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积极主动性

5、;教育模式单一,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和拔尖培养的基础上,遵循“夯实基础、注重实践、提升素质”的原则,人才的凸显。除此之外,中国以知识和教师为本位的按部就重点突出“创新”,采取模块化结构,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班式的传统办学理念,虽然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但阻碍创造力,探索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不利于科学创造,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才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同时,妥善处理基础与专业、培养的素质和质量,造成“读书型”人才批量式生产,而“开拓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等方面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型”技术人

6、才却极其匮乏的现象。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为核心,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时代,是知识经济全面崛起的时代,也是国际竞争日益展;从观念、制度、机制、专业及课程设置、人才评价模式、师资激烈的时代。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在机遇与挑战、队伍等诸多方面共同努力,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开拓与创新并存的新时代,如果我们不注重知识创新,那么和分析问题,精心设粥置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培养方案。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市场就会被他人分割;如果我们不三、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能培育出大批具有创新意

7、识且乐于奉献的科技人才,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那么,中国由工程大国转变为工程(一)激发学生主动性,着力塑造学生“主体型人格”强国的理想,将遥遥无期。因此,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以现代教学观为指导,把收稿日期:2014—04—18作者简介:胡青侠(1990一),女,河南许昌人,硕士,从事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研究;马百兵(1989一),男,山东德州人,硕士,从事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研究;尹雯(1989一),女,安徽马鞍山人,硕士,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政策研究。一l97—学生看作与教师平等对话和交往的能动的

8、生命体和实践主目标,高校应高度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体。创新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人格是主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把第二课堂纳入创新人型人格的核心。它不仅是一种智力品质,更是一种重要的性才培养的整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