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

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

ID:55057267

大小:206.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8

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_第1页
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_第2页
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9卷第7期辽宁化工Vo1.39,No.72010年7月LiaoningChemicalIndustryJuly,2010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王俊洁,刁伟明(长春联创水质工程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介绍了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工艺,并将其应用于煤化工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工程实践证明,与传统澄清工艺相比,利用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对煤化工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在占地、出水浊度、上升流速以及滤池反冲时问上均有较大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优势。关键词:煤化工;水处理;混凝沉淀;工业废水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

2、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35(2010)07—0714—03煤化工中的废水主要是指焦化废水,即煤在高1高效混凝沉淀技术温干馏、煤气净化、以及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其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剩余氨水,约高效混凝沉淀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混合、高效絮占焦化废水总量的一半以上,是炼焦及煤气冷却过凝和高效沉淀。程中产生的废水;二是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1.1高效混合来自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分离水处理反应中亚微观扩散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动水。力学因素。利用高比例高强度微旋涡的离心惯性效目前处理

3、焦化废水的工艺很多,依据各自相应应来克服亚微观传质阻力,增加亚微观传质速率,使的进水指标而定,但基本上都采用生物法中厌氧和混凝剂水解产物迅速地扩散到水体中的每一个细好氧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其处理工艺一般为:进水部,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同一瞬间脱稳并凝聚,是一除油池一pH调节池一厌氧池一好氧池(BAF)一取得好的絮凝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节省药量的关混凝反应池一斜管沉淀池一滤池一出水。键。高效混合利用该原理,通过产生高强度微涡旋,一般而言,水处理各个阶段对COD的去处率如使混合充分、迅速。其它的静态混合器达不到这种下:

4、进水厌氧处理COD去除率为70%;好氧处理既充分又快速均匀的混合效果。COD去除率为70%;进水厌氧处理后对氨氮的去除1.2高效絮凝率为85%;第二次好氧处理COD去除率可以达到絮凝是给水处理中最重要的工艺环节,滤池出75%;在此基础上加上BAF,COD和氨氮去除率增水水质主要是由絮凝效果决定的。传统廊道反应、加20%和50%左右。传统的去除悬浮物(Ss)的做回转孔室反应及回转组合式隔板反应的絮凝工艺,法是反应沉淀工艺,普通的反应沉淀或是澄清技术水在设备中停留20—30min,水中尚有很多絮凝不可使悬浮物达到10

5、NTU左右。在进人滤池之后,完善的小颗粒。近几年,国内外出现了普通网格反如果需要回用或要求更高的出水指标则进入后续处应、折板式与波形板反应设备,使絮凝效果较前改理工艺。进水浊度一般在100~500NTU左右,出善。利用湍流中的微小涡流的离心惯性效应是絮凝水浊度一般可达到10NTU以下。浊度虽然已达到的重要的动力学致因原理,在絮凝池中大幅度地增较好的处理要求,但对滤池的压力大,反冲洗时间短,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经过反复的研究实验证收稿日期:2010-04—11明,采用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可显著提高出水指标。作者简介:王

6、俊洁(1980一),女,助理工程师。第39卷第7期王俊洁,等: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715加湍流微涡旋的比例,可以在絮凝流动通道上增设分离理论,通过改变水流的边界条件来控制湍流流多层小孔眼格网或微涡折板的办法来大幅度地增加态,实现反应阶段的合理控制条件。针对反应的不颗粒碰撞次数。通过科学地布设多层网格和弗罗得同阶段,设计不同的翼片折板,使得水中形成不同尺数相似准则,来控制絮凝过程中水流的剪切力和湍度的涡旋,达到不同反应强度的要求,从而实现最理动度,形成易于沉淀的密实矾花,可以达到好的絮凝想的反应

7、效果。絮凝池排泥采用斗底重力排泥,采效果,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只需5~10rain。用DN50排泥管,每条排泥管管端设手动、电动蝶阀1.3高效沉淀各一个,接入到排水渠,再排到废水回收水池中。传统技术工艺的平流沉淀池、机械搅拌澄清池(3)复合斜板沉淀池,设计水量为200m/h,以及无阀重力滤池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出水浊斜板是由乙丙共聚材料制作,安装倾角60。,清水区度高。近几年,通过使用斜管、斜板沉淀池,虽然沉上升流速2.6mm/s,沉淀池平面尺寸为5.6mX4.2淀效率得到提高,但高浊期,低温低浊期,沉淀效果m

8、,有效水深3.13m,配水区1.83m,清水区1.10较差,产生污泥堆积,水质严重恶化。高效沉淀理论m,斜板区0.87m。沉淀池排泥采用斗式重力排泥,突破了传统理论认为斜管斜板沉淀池中水流处于层泥斗尺寸为1400mmX1400mm,斗深600mm,采流状态的认识,提出了低脉动说。实践证明,当斜管用DN50排泥管,并设手动、电动蝶阀各一个,通过斜板中大的矾花颗粒在沉淀中与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