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被客户忽悠.doc

如何防止被客户忽悠.doc

ID:5503416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如何防止被客户忽悠.doc_第1页
如何防止被客户忽悠.doc_第2页
如何防止被客户忽悠.doc_第3页
如何防止被客户忽悠.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防止被客户忽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防止被客户忽悠如何防止被客户忽悠  销售是一种极富挑战性但也极具挫折感的职位:前一刻你满心欢喜的完成了一份订单,但下一刻你用同样的方法却败兴而归。有时你成交了很多的订单,但回头一算,大部分的利润都被客户“榨干”了,内心不免燃起“为谁辛苦为谁忙”的感慨。  问题出在哪?我们还能做什么?  销售人员也是一个消费者,作为消费者,当你要购买一个商品时,你的心态是如何呢?无非是能买到一个有品牌、质量好、价格低、服务佳的商品。进行换位思考,就会发现这些期待本来应该是销售时的最佳筹码,但是随着消费者的消费经验积累,市场成熟度增加,我们发觉现在市场产生了下列几种现象:一、市场的信息越来越普及;二

2、、厂家的营销手法同质化越来越高;三、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多;四、消费者决策时间越来越长。于是乎,销售人员心态更加急躁,这就给消费者很多“忽悠”的机会。  我们来分析一下消费者“忽悠”的方式有哪些?  一、以大客户自居:消费者首先给你一个假消息,他要大宗消费,希望你给他最优惠的底价,当你透露出商品优惠价时,他却告诉你用底价购买单项产品,当使用合宜时在进行大宗购买,结果事后却百般推托。  二、制造假象:告诉你只要价格合适,他立马会做决定,但事实是不断在探询底价、压低价格。  三、信息误导:把其他品牌的优惠误导为同级品的优惠,或者将竞品的优惠加价来比价。  四、选择性的说明:有些商品的优惠是

3、套装式的,消费者却将它拆开单独列出以降低单价。更有甚者,将各个厂家的优惠品项集中成优惠列表,据此要求照单全收。  五、尝试性议价:有时消费者心中也没个谱,但却胡乱开价,一些销售新手信以为真,结果是掉进了圈套。  其实整个销售成交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对决的过程,谁最先露出底牌,谁就可能成为对决的输家。照理说,销售人员是销售的行家,应该居于上风,怎么反而被消费者给“忽悠”了呢?原因不外乎下列几点:  一、急于成交:追求业绩的企图心是一个成功销售人员的基本条件,但这股企图心应该藏于内,而不要露于外,当你太急成交时,就会失去冷静思考的理智,而导致误判或失去判别客户信息真伪的能力。  二、被迫

4、成交:部分销售人员因平时疏于经营客户,或是没有有效的管理意向客户,因此客源不足,在业绩压力的压迫之下,不得不被迫成交。  三、专业不足:销售需要相当的专业能力,消费心理、专业形象、销售流程、成交技巧、异议处理等,某一环节疏漏了,都会让消费者有“可乘之机”。  如果你经常被消费者“忽悠”,就应该及时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出改善,扭转颓势。  一、探寻过程中加强深入度  很多销售人员都了解销售沟通也就是问、听、说三个技巧,其中问占了50%的比重,听占30%的比重,而说只占了20%的比重。  问要怎么问才是有效而深入地询问方式呢?大部分销售人员都只问了第一层次的问题,譬如多少预算?要买哪种形式的

5、产品?什么时候要?其实客户想要购买一项商品时,就是表示他有一个需求,这个需求的产生就是背后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的销售行为是在帮客户解决他现存的问题。因此在询问时必须清楚且完整的问出客户的情形和环境,并且更深入的了解客户的所有需求及需求的优先级,这样我们就能像剥洋葱一样把客户的需求一层一层的剥开,让客户感受到我们是专业的、了解他的,当客户有这种认同时,“忽悠”的情形就会减少。  二、多方探寻并进行印证  除了对需求的询问外,也应该对客户提供的信息、产品了解程度、亲朋好友的影响力等做适度的多方探寻。一个接近成交的销售,常常会因为一个不真实的信息或者忽略响应而导致功败垂成。譬如说当

6、一个消费者告诉你,你的产品可以优惠多少钱时,你应该进一步的探寻信息来源,他可能回答你说是朋友告诉他的,当你再进一步探寻他的朋友是否曾经购买本产品时,答案可能会让你啼笑皆非,因为他朋友的信息也是道听途说来的。所以,适当的多方探寻印证可以理清真相。第1页第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