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

ID:5501177

大小:14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2-15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_第1页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_第2页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_第3页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_第4页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2007-05-29  邹逸麟  载《椿庐史地论稿》  点击:365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邹逸麟载《椿庐史地论稿》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干流全长为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黄河在中游流经一片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易受侵蚀,又因中游地区雨量集中,自然植被破坏,每年夏秋暴雨季节,水土流失严重,各条支流将大量泥沙汇集到黄河里,随着水流带至下游。据近年秦厂站实测资料,每年输送到下游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中大约有12亿吨输送入海,4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使河床抬高,成为“悬河”。今天黄河

2、下游河床一般高出地面3米—5米,最高处竟达10米,成为海河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洪水来时对下游河道威胁很大。历史时期黄河的水沙条件和今天基本相同。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技术,黄河曾长期发生决溢和改道。据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以前三、四千年内,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达一千五六百次之多,河道曾多次作较大幅度的改道,洪水波及的范围北达天津、南抵苏皖,包括今天的黄淮海平原,纵横25万平方公里。因此,历史上黄河曾以“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闻名于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中华民族活动的中心。几千年来黄河在这块土地上的决溢

3、改道,引起了这座历史舞台地理面貌的巨大变化,从而严重影响了下游地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因而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与黄河流域的社会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概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不仅次数频繁,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今据河道的主要流向,大体可分成四个时期:(1)春秋战国时代至北宋末年由渤海湾人海时期;(2)从金元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分成数股汇淮入海时期;(3)明嘉靖后期至清咸丰四年(1854)下游河道单股会淮入海时期;(4)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利津入海时期。(1)从春秋战国时代至北宋末年,黄河

4、下游河道虽曾有多次变迁,其中除某一时期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流经今河北平原由渤海湾入海。据谭其骧教授的考证①,《山海经》的《北山经·北次三经》篇里,有很丰富的黄河下游河道资料,用这些资料和《汉书·地理志》、《水经》和《水经注》记载相印证,就可以知道当时的黄河下游河道沿着今太行山东麓北流,东北流至永定河冲积扇南缘,折而东流,经今大清河北至今天津入海;《尚书·禹贡》里的大河,在今河北深州市南与《山经》大河别流,大体穿过今冀中平原,在今天津市区南部人海;《汉书·地理志》的大河,即《水经注》的河水故渎,下游流经今卫河、南运河和今黄河之间,在沧州西、黄骅县北入海。《山经

5、》、《禹贡》里的二条大河形成的时代很难确定,大致可以认为是战国中期以前的河道。《汉书·地理志》的河水约为战国后期至西汉末年的河道干流。上面所述的三条仅是见于记载的黄河故道,肯定还存在着若干条故道,因缺乏记载,不可确指了。根据近年来地貌调查,今豫东北地区武陟——获嘉之间的郇封岗地黄河故道带,是今天地面上能看到的最早的黄河故道。从这条故道带的流向可以肯定也是流经河北平原于渤海湾入海的。②这就是文献记载中脱漏的黄河故道之一。黄河下游全面筑堤大约始于战国中期。在没有筑堤以前,黄河由于多泥沙的特点,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上来回游荡,有时同时分成几股分流入海。《禹贡》有所谓

6、“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河道分成多股,河口受潮水的倒灌,具有逆河的形象入于海。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②方永、邢嘉明、尤联元:《豫北新乡专区农业地貌条件及其与旱涝碱的关系》,《中国地理学会1965年地貌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57年。战国中期下游河道全面筑堤以后,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当时平原中部地广人稀,河道又具有游荡性特点,人们所筑的堤防距河床很远。例如河东的齐和河西的赵魏所筑堤防距河床各二十五里,两堤

7、相距五十里,蓄洪拦沙作用很大。这条河道维持了四百多年,其间曾有多次决口改道,最著名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在东郡濮阳瓠子(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决口的一次,洪水泻入钜野泽,由泗水人淮。这是见于记载的黄河第一次人淮。历时二十余年,前109年才堵住决口。其他几次决口造成的灾情也很严重,但大多经过几年即堵住决口,河复故道。到了西汉末年由于泥沙的长期堆积,河床淤积很高。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古淇水口至遮害亭的十八里河段,“河水高于平地”①,已成了地上河,所以不久就发生一次大改道。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水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以上决口,洪水泛滥了近六十年,到

8、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经王景治河后,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