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高效上好体育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高效上好体育课李忠胜高效课堂就是运用较少的或有限的资源,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把基本知识、技能高效率、高效能地转化给学生,并通过学生转化为能力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教与学相适应,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相适用,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想学生所想,积极营造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气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机会,让学生通过教学情景体验“玩中学”的乐趣,通过比赛磨炼自己的意志,通过教师及时到位的评价促进潜能的发挥,让学生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加”。使课堂教学高效起来。高效课堂中体育课应如何贯彻
2、“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达到真正理想化的高效课堂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学生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其组织纪律性的意识不强;内向的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学生只凭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在我任教的班中就有一个特别顽皮好动的学生,上课在教室里坐不住,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
3、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不服输,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所以我积极鼓动其参与课堂的管理,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转化其活动兴趣,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在说服教育的同时,说明器材管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程度,要胜任这份工作应该在课堂上做其他同学的表率,建立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综合上述因素,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
4、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其次,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新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趣味强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放开心扉,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激励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二、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
5、主导者,组织者,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主体,教学中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有的学校,场地器材受到限制,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而且许多班级同时上课,导致教学上很被动,讲得多,动得少,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
6、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我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评价。我们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
7、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孩子只是在被迫接受,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发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使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四、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体育教学用
8、的是一种四段式的教学程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后来又改成了三段式教学程序,即开始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些简单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换汤不换药,让我们用换位思考一下,当整天呆在教室的学生来到室外活动的时候,他们是想放松放松大脑和四肢,还是想一来到操场就面严肃的老师,还有那些枯燥的、公式化的教学形式呢?更何况是活泼好动的中学生。我在这里采用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