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07160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6
《浅谈加强学困生的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加强学困生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最让教师头疼的是,每一个班级总会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这给教学的顺利推进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何把这部分学生转化好,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共同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浅谈对学困生及其转化方法的几点初步认识。一、学困生的表现、影响及成因人的多样性决定了个体的差异性。在同一个课堂,接受相同教师、相同课标的教育,出现学习靠前、靠后的学生是非常自然的现象。所谓学困生,即平常所说的“差生”,是指除智力本身有缺陷的外,没有发挥好自身智力因素的那部分学生。据观察总结,学困生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自己本身不想学、索性不
2、学;二是自己不学还影响别人;三是自己想学但学不好;四是学习忽紧忽松,成绩不稳定。如果不把学困生教育管理并转化好,势必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形成不良的学习风气,增加教师授课和管理的难度,拖班级的“后腿”。要减少学困生的数量,有预见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就不能不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基于几年来对学困生教育转化的实践,把他们的成因概括为三大类:(一)家庭原因造成。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第二课堂”,但事实上,有许多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却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恰当地家庭教育(二)自身原因造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自己不想学、不好好
3、学,老师再怎么努力、家长再怎么督促作用不大。如果连学习目的都不明确,就不可能有积极的行动;如果动机是外界强加,主观能动性也就无从谈起。二是不知如何学。应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是认真学习并且想学好的,但苦于学习的方法不当、思考的方向单一,对学习总是不得其门而入。(三)教师原因造成。学生成绩低下的多数原因是因为对旧知识的“欠账太多”,造成知识、能力上的断层,对新知识无法接受,一般的课堂作业不能完成,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有一种听不进去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产生兴趣,直至厌学。二、有效实施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思考实施对学困生转化,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
4、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总的一条是要倾注真情,做到真心真意地关爱,耐心细致地帮教,委婉温和地批评,经常不断地鼓励。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一)转换角色。长期以来,教师是一个十分神圣和让人尊敬的职业。教师扮演着“权威”、“指导者”、“知识源”的角色,与学生在距离中保持着“命令”与“接受”、“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以至于不能以平等、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扭曲现象。因此,学生不敢向老师提问题,怕遭到责骂、嘲讽。这就不难理解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的现象。事实上,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平等师生关系中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
5、友,让学生乐于与已亲近,乐于听已授课,乐于以己为榜样。(二)激发主动性。事实证明,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想问题、定措施、抓落实是十分有效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位思考”。教师要善于在关键环节上“同位思考”。1、循循善诱,把学困生的心拉回来。针对学困生学习落后的成因,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耐心细致,和风细雨,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和说服教育工作。2、表扬鼓励,把学困生的兴趣培养起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受到批评时,往往会变得沮丧,无精打采,情绪低落,而在受到表扬时则恰恰相反,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思维活跃,积极主动。(三)对症下药,形成教学互动。经过上面的努
6、力,让学困生认同了教师、同时自己也想学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教的问题了。由于他们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传授学习方法、耐心辅导、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而且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抓共管。学困生不是永远的。只要经过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正确的引导下、教育下,完全可以转化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