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94503
大小:19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5
《认识比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备课参考淮安市教研室方学法淮安市淮海路小学王媛媛教材分析“认识比”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教材编排具体内容相关练习例1、例2比的意义,比和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求比值练习十三例3、例4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例5按比例分配问题练习十四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本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的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直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2、学生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比例及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一、联系旧知经验,自主建构知识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共安排4道例题教学比的知识,例l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初步理解比号、比的前项和后项;例2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理解比值及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3和例4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完善
3、认知结构。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让学生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来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借助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联系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灵活、有序思考,合情推理比的基本性质,等等,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知,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这样的编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准确地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二、
4、鼓励多样策略,培养探索意识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材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发现和探索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首先让学生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联系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知进行合理推理,探索出比的基本性质。教材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安排了按比例分配的例5,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本教材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没有做统一要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进行探索,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通过先求出1份的数,再求出几份的
5、数;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再用分数乘法来解答。教材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进一步沟通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完整、更合理。三、激活生活经验,培养实践能力本单元后安排的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内容是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比较高,很难用尺直接度量出它们的高度,要通过某种规律间接测量获得其高度。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发现“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竿高和影
6、长的比值是相等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应用所发现的规律或方法和经验,自主测量出大树或其他建筑物的高度。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乐趣,感受合作交流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典型课例设计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68~P70“认识比”例1、例2及相应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
7、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比1.电脑出示:老师带来3幅黄山的风景图片,想看吗?提问:哪幅图的形状看起来最舒服、最美观?(学生认为第二幅)讨论:3幅图是同—处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最美观呢?(太长或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小结:这3幅图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看来长和宽长度
8、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2.电脑呈现例l主题图(2杯果汁和3杯牛奶)。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根据回答板书)牛奶比果汁多一杯果汁比牛奶少一杯相差关系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倍数关系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