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的生物化学课件

肝的生物化学课件

ID:5499255

大小:1.43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7-12-15

肝的生物化学课件_第1页
肝的生物化学课件_第2页
肝的生物化学课件_第3页
肝的生物化学课件_第4页
肝的生物化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的生物化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肝的生物化学BiochemistryinLiver常冰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肝也是体内最大的腺体;肝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化学功能。肝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特点:肝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肝存在肝静脉和胆道系统双重输出通道;肝具有丰富的肝血窦;肝细胞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如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等和丰富的酶体系,有些甚至是肝所独有的。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特点赋予肝复杂多样的生物化学功能肝系多种物质代谢之中枢生物转化作用分泌作用(分泌胆汁酸等)排泄作用(排泄胆红素等)第一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

2、ationFunctionofLiver一、生物转化的概念及意义(一)生物转化的概念机体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非营养物质:既不作为构建组织细胞的成分,又不作为能源物质。内源性:如激素、神经递质、胺类等外源性:如食品添加剂、药物、毒物等非营养物质生物转化的对象肝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肾、肺、胃肠道和皮肤也有一定生物转化功能。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二)生物转化的意义生物转化可对体内的大部分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灭活

3、),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可增加这些非营养物质的水溶性和极性,从而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detoxification)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使其某些基团转化或分解,理化性质改变,即可顺利排出体外。有些物质即使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改变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即第二相反应,才能最终排出。生物转化反应的特点转化反应的连续性:一种物质在体内的转化往往同时或先后发生多种反应,产生多种产物。反应类型的多样性:同一种或同

4、一类物质在体内也可进行多种不同反应。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一种物质经过一定的转化后,其毒性可能减弱(解毒),也可能增强(致毒)。(一)氧化反应加单氧酶系是一个复合物,至少包括两种组分:一种是细胞色素P450(血红素蛋白);另一种是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以FAD为辅基的黄酶)。该酶催化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加到许多脂溶性底物中形成羟化物或环氧化物,另一个氧原子则被NADPH还原成水。故该酶又称羟化酶或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oxidase,MFO)。1.加单氧酶系是氧化异源物最重要的酶RH+O2+NADPH+H+ROH+NADP++H

5、2O加单氧酶产物:羟化物或环氧化物举例:苯胺对氨基苯酚意义:加单氧酶系的羟化作用不仅增加药物或毒物的水溶性,有利于排泄,而且还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羟化过程。维生素D3羟化成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维生素1,25,(OH)2D3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的羟化作用黄曲霉素B1经加单氧酶作用生成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1经加单氧酶作用生成的黄曲霉素2,3环氧化物可与DNA分子中的鸟嘌呤结合,引起DNA突变,成为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多环芳烃的生物转化过程2.单胺氧化酶类氧化脂肪族和芳香族胺类●RCH2NH2+O2+H2O2RCHO+NH3+H2O单胺氧化酶(mon

6、oamineoxidase,MAO)存在于线粒体内。催化的反应:催化胺类物质氧化脱氨基生成相应的醛类。3.醇脱氢酶与醛脱氢酶将乙醇最终氧化成乙酸存在部位:胞液中催化的反应: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ADH)催化醇类氧化成醛醛脱氢酶(aldehydedehydrogenase,ALDH)催化醛类生成酸肝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 (microsomalethanoloxidizingsystem,MEOS)MEOS是乙醇-P450加单氧酶,产物是乙醛,仅在血中乙醇浓度很高时才被诱导而起作用。乙醇诱导MEOS不但不能使乙醇氧化产生ATP,还可增加

7、对氧和NADPH的消耗,而且还可催化脂质过氧化产生羟乙基自由基,后者可进一步促进脂质过氧化,引发肝损伤。ADH与MEOS之间的比较ADHMEOS肝细胞内定位胞液微粒体底物与辅酶乙醇、NAD+乙醇、NADPH、O2对乙醇的Km值2mmol/L8.6mmol/L乙醇的诱导作用无有与乙醇氧化相关的能量变化氧化磷酸化释能耗能硝基化合物多见于食品防腐剂、工业试剂等。偶氮化合物常见于食品色素、化妆品、纺织与印刷工业等。有些可能是前致癌物。这些化合物分别在微粒体硝基还原酶(nitroreductase)和偶氮还原酶(azoreductase)的催化下,从NADH或NADPH

8、接受氢,还原生成相应的胺类。(二)还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