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70434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5
《容积与容积单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容积与容积单位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积,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1毫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1毫升有多少。 2、知道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1升的量杯,一个标有毫升刻度的量筒,4盒250毫升的牛奶盒,1盒1升的牛奶盒,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和一袋沙。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体积以及体积单
2、位的进率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容积以及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认识1升=1000毫升,知道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有意识让学生收集饮料瓶、饮料盒,并先看一看上面的信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3.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呢? 4、导入课题 师:展示一盒1升装的牛奶。提问:你会计算这个盒子的体积吗?你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你会计算盒里面牛奶的体积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容积和容积单位。
3、[设计意图:学习新知前,适当复习有关的知识,对理解容积的意义和建立升、毫升的概念有帮助,同时为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作好铺垫。导入新课阶段就给学生设疑,激发学生学习这课内容的兴趣,暗示了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是有联系的。] 二、观察实验——探索新知 1、感受容积意义(1)情境出示集装箱,演示往里面装货物的过程。 交流: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能装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碗能装饭。 生:瓶能装水、油。 生:箱子、冰箱…… 师:同学们,我们把容纳物体的这些箱子、油桶、仓库等一般称为容器。那么什么叫做物体的容积?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这些容器所能容纳物
4、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生活中也有称为容量。(2)在量杯里倒入一部分的沙,这部分沙的体积是不是这个量杯的容积?(不是,因为没装满。)把沙倒入量杯并且使之高出量杯口,这些沙的体积是不是这个量杯的容积呢?(不是,因为高出量杯口了。)那多少沙子的体积才是这个量杯的容积呢?(把高出的沙子刮平,正好装满。)[设计意图:以学生的事实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请学生课前进行必要的观察、感知容器、容积,在课堂上进一步的引导,感悟,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认识容积的意义。] 2、探索容积单位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呢? 一个长方体的仓库里存放着水泥,从里面量仓库长
5、10米,宽8米,高6米,能容纳多少水泥? 学生讨论后计算汇报: 10×8×6=486(立方米)仓库的容积等同于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仓库里面量长、宽、高,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仓库的容积也就用体积单位。计算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在计量液体体积的时候,就要用到另一种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容积单位。自学课本,再观察老师桌面上摆的教具,小组交流说说你的认识。 生:我们在量杯和量筒上,能看到刻有升和毫升的刻度,1升=1000毫升。……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认识毫升和升,感
6、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和进率。由于这部分内容四年级时已有认识所以验证从略。]3、验证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验证1升=1立方分米:展示装了1立方分米砂的正方体盒,把砂倒入1升的量杯,得出1升的量杯容积是1立方分米。从而得出1升=1立方分米。让学生根据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关系,交流推导出1毫升=1立方厘米。 4、生活应用,感悟新知。 师:重现一盒1升装的牛奶。现在,你会计算这个盒子的体积吗?你会计算盒里面牛奶的体积吗?师:这个盒的容积就是这个盒的体积,这句话对吗?为什么?盒子的体积指什么?(盒子所占空间的大小。)盒子的容积指什么?(盒子所能容纳
7、物体的大小,这里也就是装满了的牛奶的体积。)小结:一般说来,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设计意图:通过应用,让学生了解本课知识在以后的生活与生产实际中是经常运用到的,进一步让学生明也确学好本课知识的重要性]巩固新知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内打√,错的打x。 ①计算容积或体积都是从容器外面量长、宽、高。( ) ②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 ③游泳池注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三、课堂总结师:今天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把本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