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70395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墟沟小学闻建彩【设计思路】在许多老师的眼里,学生对于一些关于历史题材或者具有时代背景的教材难以把握,因此,在课上不太敢深挖,只是让学生进行浅显的一些学习。但是,本课中,教师带着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资料、阅读、讨论、感悟,最终明白了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明白了课文的主旨。可见,学生是有很深的潜力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学会课后的生字和词语,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2、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相似之处。3、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
2、、阅读、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明白课文主要内容,特别是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相似之处教学难点:明白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相似之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件。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引入新课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针对课文提出了一些疑问:课文为什么只写故居的樟树?樟树有什么优点呢?樟树和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呢?【这里的质疑是必要的,因为当学生刚接触到文章的时候,因为不了解当时的背景所以会有很多的不解。这里可以尽情的让学生质
3、疑,质疑的越多,说明学生思考的越多越深刻。】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樟树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印象。2、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关于樟树的资料,能够谈谈你们的收获吗?生自由交流关于樟树的资料。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关于樟树的资料,一起来分享吧!4、看来樟树是这样得名的,那么课文是怎么来写樟树的呢?【交流展示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作用有二:一是借机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三、精读课文,感受樟树的外在和内在美1、请同学们自由读
4、4、5两节并小组讨论: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1)学生讨论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板书:枝干粗壮树叶稠密蓬蓬勃勃——外形四季常青——生长特点(2)你最喜欢哪一个特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用自己的朗读来说服别人也喜欢这里。(3)这里有一个关联词语,谁能够用“无论……总是……”来造句。(4)说一说:同学们你们能够按照这里描写樟树外形和生长特点的方式来说一种植物的片段吗?相信你们能行!2、课文中除了写樟树,还写了什么植物呢?学生自由回答。(1)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表达。(容易招虫)(2)樟树又有什
5、么特点呢?(永葆香气,拒绝虫子)(3)文章主要写樟树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树呢?小组讨论一下。(对比作用,衬托出樟树的可贵)(4)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呢?(樟树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只要它存在一天,虫类就怕他一天)(5)这里也有一个关联词语,谁能够用“只要……就……”来造句呢?(6)学到这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够用上“不仅……而且……”。过渡:樟树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内在也很美。所以,当周总理让宋庆龄搬家的时候,她说:教师引读。3、学习1—3节。读着这一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一个夕阳西下的傍
6、晚,宋庆龄奶奶坐在树下,小桌子上摆放着一杯清茶。她一边喝着茶,一边凝视着天边的夕阳,若有所思,她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练习说话: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可以先示范说一句,然后再仿写。)教师:宋庆龄奶奶与樟树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她说舍不得离开它。4、学习第四节。(1)宋庆龄奶奶是这样的人,那么来这里参观的人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2)学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这里
7、的“瞻仰”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换成“参观”吗?理解:它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参观的。(3)为什么宋庆龄的故居如此值得大家参观呢?她有什么丰功伟绩呢?(学生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交流自己的个人感受)(4)教师课件出示准备的关于宋庆龄的生平资料,激发学生对她的热爱和怀念。(5)为什么只和樟树拍照留念呢?为什么喜欢樟树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提示结合前面的学习来讨论。(樟树不仅长得茂盛,而且有拒虫的香气;宋庆龄就像樟树一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5、是啊,在所有人的眼中,宋庆龄就是这样一位外表秀美,具有圣洁品格和坚强的精神的伟大
8、女性。她的名声不仅在中国大地上传播,而且香飘四海,她的美徳就像樟树一样播撒着永远的芳香。(1)让我们全体起立,用我们最真诚的声音和美丽的樟树一起,共同怀念一个美丽的名字——宋庆龄。(2)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再次读课题,你发现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呢?写树还是写人?引出“借物喻人”。【我个人认为这里的三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是融为一体的,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因为学生在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