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62346
大小:31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5
《历年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试题及评分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理试题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三.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调节杠杆平衡。(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
2、臂。(5)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1)杠杆的最小刻度值是厘米,每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千克。(2)数据记录:四.实验结论: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动力×动力臂(N·cm)阻力(N)阻力臂(cm)阻力×阻力臂(N·cm)12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五.反思与拓展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1分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力乘力臂有关?3.设计和进行实验(1)观察杠杆上的最小刻度值和每一个钩码的质量。(1分
3、)1分(2)调节杠杆平衡:把杠杆放在支架上,两个细铁丝环位于支点两侧并与支点等距。(1分)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分)2分(3)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利用铁丝环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1分)测量并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分)2分(4)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改变杠杆两边的钩码数量,重复步骤3的操作。(1分)(5)整理器材。(1分)2分4.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
4、值。总结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1分)1分5.反思与拓展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减少实验误差)1分合计10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物理试题2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一.实验目的: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二.实验原理:根据电功率公式P=UI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功率。三.实验器材:图5实验电路图小灯泡(2.5V),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3V、15V),电流表(0.6A、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四.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按图5连好的电路,在额定电压
5、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3.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4.整理器材五.实验记录1.电压表量程,电流表量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2.记录数据:实验记录电压情况电压U(V)电流I(A)灯泡亮度(正常或变亮)功率P(W)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六.反思与拓展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最小分度),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记录,检查开关是否断开。1分2.在额定电压下
6、,测小灯泡额定电流。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示数。(1分)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1分)观察并记录小灯泡亮度是否正常,断开开关。(1分)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分)4分3.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认读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1分)观察并记录小灯泡发光情况,断开开关。(1分)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功率。(1分)3分4.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位。1分5.反思与拓展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额
7、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1分合计10分图5实验电路图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物理试题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三.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
8、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记录和结论1.记录数据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第一次第二次2.结论(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五.反思与拓展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