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57581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5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极地地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章,是所学世界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也是一个特殊区域,至此,完成了对整个世界范围的宏观学习。本章是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学生由此进一步受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验。二、知识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三、能力目标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2.利用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特点。四、情感价值目标感受到科学家
2、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五、教学重点1.极地地区的位置;2.极地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六、教学难点极地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其成因。七、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八、教学准备让学生查找与本区有关的资料和图片、自制CAI课件九、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共2课时)学习过程:复习:1.说出南极和北极的范围。2.南极和北极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北极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南极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南极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屏幕显示:南极
3、科学考察示意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对南极进行考察?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南极地区不仅气候酷寒,而且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屏幕显示: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穿越南极”,了解考察队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英勇事迹。教师提问: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的时间是哪几个月?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一般在南半球的夏季(每年12月-次年2月)教师提问:
4、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哪些科学考察站?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屏幕显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教师提问:你知道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建立的时间么?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9年1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76°22′40″E)。新华网南极中山站2月2日电(记者刘奕湛)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
5、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