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52048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4
《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读的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读的策略实验小学庄广平教学实践告诉人们: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阅读的实践活动。也可以说:离开了朗读,语文课就很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 在当前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朗读情况非常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课上朗读的时间少;教师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能朗读得琅琅上口的少;学生朗读兴趣缺乏。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本人联系教学实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落实“以读为本”的思想,从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程序入手,采用“读通→读熟→读懂→读好”的教学程序,探索读的策略,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 一、读通。
2、“读通”,即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课文,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这是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的首要环节,一般可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学生试读。在学生自由试读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明确“读通顺的朗读目标”,自主思考“达成目标的方法”。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读”的方法,养成试读的好习惯:(1)边看拼音,边读汉字。(2)读正确每字、每词、每句,一句一句慢慢地读。(3)试读课文至少两三遍。随着学生“试读”能力的发展,自主性的养成,教师可逐步培养学生“课前试读”的好习惯。 第二步:合作对读。因为课堂教学时间
3、有限,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逐个试读。因此,为了能达到全体学生读通的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试读的兴趣,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合作对读,让他们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试读成功的喜悦。 第三步,汇报反馈,教师指导。在学生自己试读,伙伴合作对读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使学生体验读书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在班内自愿示范试读。待学生试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评议反馈,再相机纠正指导那些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易读破的句子、难读的长句、词语间停顿等学生不易把握的句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示范。 第四步:学生再读,达到“读通”要求。通过“反馈、矫正、训练、示
4、范”可以相信,即使那些出错较多的学生也会尝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把课文读通了,一可以减缓识字教学的坡度;二可以为“读熟”作铺垫。 二、读熟。 “读熟”是在“读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通顺流畅,有一定的速度。通过充分熟读,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进入课文情境。“读熟”的教学步骤一般也分为四步: 第一步:示范朗读。教师可以抓住重点句段自已亲自示范,也可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示范朗读时都要注意速度和节奏感,便于学生在阅读时模仿。 第二步:学生自读。学生自读时,要求学生只看汉字,不看拼音,并注意读出一定的
5、速度。 第三步:合作对读。 第四步:汇报反馈。 通过充分地熟读,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通过充分地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为“读懂”课文铺路搭桥。 三、读懂。所谓“读懂”,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做到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孩子的思考;具有开放性,能引起孩子的思维兴趣;具有趣味性,有引起孩子对话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比
6、较抽象,对初学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进入教学过程的。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相当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识特点,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词、重点句”、“从课题入手”等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培养学生掌握“读、思、划、议”等解
7、疑释难的策略,在自主探究中读懂课文。 四、读好。 “读好”就是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再次回读课文,做到读出感情,读出语气,读出语调。在倡导多元化朗读的今天,更有必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已的理解,读出自已的感悟,读出自已的个性,达到熟读成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对初学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需注意巧妙运用“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等方法,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等手
8、段,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儿童精神世界的强烈需要,激发孩子们大胆地发现,自由地探索,尽情地体验,快乐地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