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17903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题: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执教:杨佳祥课时数:1教材解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体裁为议论文。课文用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发现真理这一科学规律。议论文阅读是一种理解性阅读,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对文中的事例、表述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有别于散文、记叙文等感受性阅读。教学目标1、运用朗读、概括、圈划、评点等方法,在品词赏句中,明确议论性文字中事例的选择与作者观点的关系深刻认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2、体会善于发问的重要
2、性,激发学生发问的热情,并逐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学重点明确议论性文字中事例的选择与作者观点的关系。教学难点尝试根据一个观点来选择恰当的事例。教学准备教师:钻研教材,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案,制定问题生成单,制作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完成问题生成单。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独立自学1、按要求认真预习课文。2、完成问题生成单。1、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编写教学案。2、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完成问题生成单。互动交流一、激趣引题质疑:课题的“?”和“!”个指什么?二、沉浸文本,读一读学生交流,明确:洗澡水的漩涡——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一、激趣引题1、以前我们学过一篇有
3、关问号和感叹号的文章,感受了语文的乐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去学习另一篇关于问号和感叹号的课文。2、出示课题,二、沉浸文本,读一读1、要求学生散读后,思考:文章写到了哪几个有趣的生活现象?从这些生活现象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什么?蚯蚓的分布——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睡者的眼球转动——睡者的眼球转动与做梦有关三、深入探究,议一议1、学生交流明确: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个善思的脑子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打破砂锅问到底)2、学生圈划、批注、分析第4段:敏锐地注意到、第五段:紧紧抓住…不放第11段:引起…注意第13段:看到…感到奇怪…连忙第14段:每当…一旦…就第16段:又细细地观察…又观察学生交流:(参
4、考:善于联想;善于总结;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等)2、师生小结(穿插关于18自然段表述不当的质疑“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三、深入探究,议一议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提出话题:“要发现真理说难也并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2、三个事例中哪些词句能具体说明科学家有敏锐的目光,善于思考?3、再读三则事例,在三则事例中隐含了要“发现真理”还需要具备那些素养?4、齐读最后一节,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总结评价小结: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同学们能否再介绍几则类似的事例?读完了课文,又了解了人类科学史上许多故事后,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呢?引导小结:在
5、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同学们能否再介绍几则类似的事例?读完了课文,又了解了人类科学史上许多故事后,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呢?运用拓展仿写片段1、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仿写片段1、课文学完了,我们来看一看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再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这是议论文的基本形式,尤其是用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既清楚又明了,很有说服力,很值得我们学习。)2、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吗?课件出示小练笔。学生自己动手,按所学方法写作。板书设计(预设)真理诞生
6、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教学反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既是课文的标题,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文章结构清晰,论证观点的几个小故事引人入胜,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教学完本课后,综合同事的意见的自己的感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一、紧抓事例,理解观点,感悟精神,能举一反三,对课文的学习落到了实处。为了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7、问号之后”这一论点,文中运用了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三个事例,他们写法很相似,因此在学习这三个事例时,我把重点放在第一个事例“洗澡水的漩涡”上,先理清这一段的结构,再抓住“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这句话反复引读体会谢皮罗不断发问、不断探究的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随后,我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余下的两个事例,发现其与第一个事例的相同点,给学生充分自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