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讲稿清热药课件

教学讲稿清热药课件

ID:5487028

大小:969.5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7-12-13

教学讲稿清热药课件_第1页
教学讲稿清热药课件_第2页
教学讲稿清热药课件_第3页
教学讲稿清热药课件_第4页
教学讲稿清热药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讲稿清热药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热药第一节概述含义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在治疗中属“清法”,清热药药性寒凉。泄泻里热表热里热证的现代研究: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其并发症(常见症状、诊断依据、发病原因)病因:病原微生物感染为主,还有过敏、肿瘤等非感染因素。病理过程:发热、炎症、疼痛、腹泻、中枢症状等。里热证气分热血分热热毒证湿热实热证营分热虚热证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等里热炽热之证血热妄行,咳血、尿血、血热发斑等身热夜甚、心烦神昏黄疸、泻痢、关节肿痛、湿疹等湿热内蕴痢疾、咽喉肿痛等骨蒸潮热、

2、手足心热、低热不退等阴虚内热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虚热清热药研究的三个时期第一阶段:40-60年代研究内容: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多数清热药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存在问题:方法未尽合理,样品制备不规范化第二阶段:60-80年代研究内容:从多方面研究清热药对机体反应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认为清热药是一类以针对机体为主的抗感染治疗药物,具有抗生、解毒、解热、抗炎、增强抗感染免疫和抗应激、促进神经体液调节等药理活性。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医学发展已对感染过程作了全新解释。研究内容:结合

3、许多“证”的病理模型研究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清热药药理研究取得突出的进展,如对花生四烯酸代谢、内生致热原、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自由基损伤的影响以及对病原微生物超微结构的研究。清热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抗病原体作用2.抗毒素作用3.抗炎作用6.抗肿瘤作用4.解热作用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抗菌谱: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受性、不良反应少以清热解毒药和清热燥湿药较强,其中清热燥湿药对真菌有效。球菌、杆菌芩连钩端螺旋体连柏真菌苦参流感病毒板蓝根原虫(疟原虫)青蒿

4、急性感染性疾病是清热药的主要适应症,病原微生物是引起感染的病因,2、抗菌机理(黄连、黄柏、龙胆草)破坏菌体结构(细胞膜)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干扰糖代谢抗细菌黏附3、抗菌有效成分4、与抗生素作用的差异性:小檗碱(黄连、黄柏)苦参碱(苦参、山豆根)黄芩素(黄芩)绿原酸(双花)1、直接作用(1)降解内毒素(Endotoxin)A、直接破坏内毒素的结构;B、保护溶酶体膜。(2)拮抗外毒素(Exotoxin)2、间接作用――降低细菌的毒力。(1)抗透明质酸酶:(射干)使细菌不易浸入组织。(2)抑制凝固酶的形成

5、:丹皮、知母、黄连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形成。二、抗毒素作用抗内毒性实验:(1)体外鲎(hou)试验(2)半体内中和内毒素试验(3)动物保护试验抗外毒性实验:体外、半体内和体内实验。抗毒素实验作用特点:对中、早期炎症有较好的疗效,部分药物对免疫性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三、抗炎作用炎症是里热证的重要病理表现炎症早期:血管反应(渗出与水肿);炎症中期:炎性细胞和炎性物质;炎症后期:组织增生和形成屏障。里热证主要病理是早中期炎症。解热作用是清热药的一个最重要的共性里热证主要病理包括发热。对实验性动物发热

6、(内毒素或酵母)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通过影响AA、内热源、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及抗炎抗毒素作用。四、解热作用临床观察到:本类药物对发热病人的降温作用,与解表药不同:解表药通过发汗而解热;清热药退热多伴有不明显出汗。机体免疫功能对感染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感染发病和转归上,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对免疫功能影响复杂。既可提高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也能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抗过敏、抗免疫)。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有免疫器官称重法和细胞吐

7、噬功能测定法两种,前者是在给药一定时间后观察给药组和为给药组动物免疫器官(胸鲜、甲状腺、脾脏淋巴结等)重量的差异,后者主要是用药后计算吐噬鸡红细胞和羊红细胞胶体炭粒、刚果红染料炭粒、标记51Cr红细胞等数量来判断免疫功能是提高或抑制。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常用的试验方法有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试验等。E玫瑰花环试验人类T细胞具有绵羊红细胞受体,可与未结合其他指示物质的绵羊红细胞(E)特异性结合,呈现E玫瑰花环。E玫瑰花环的形成是T淋巴细胞的独特标志。临床上常用此试验

8、测定外周血中的T细胞数,进而观察受检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增强剂的疗效。也可用玫瑰花环抑制试验观察免疫抑制剂的效果,协助进行恶性肿瘤疗效的观察及预后判断等。EA玫瑰花环试验人类B细胞具有IgG受体,能同绵羊红细胞表面结合的IgG(A)结合,形成EA玫瑰花环。除B细胞外,人体的K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某些T细胞表面也具有IgG受体,都可形成EA玫瑰花环。EAC玫瑰花环试验B细胞上既有IgG类抗体受体,还有补体受体,所以可非特异性地吸附红细胞(E)-抗体(A)-补体(C)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