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 写作学习抒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写作 学习抒情教材分析本单元就以祖国为主题,编选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应联系所学课文,做到课内学范例,课外善模仿.七年级下学期,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但是,记叙文中应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中的抒情就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切不可喧宾夺主.因此,将“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
2、度地进行记叙中的抒情.学情分析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存在情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的问题,要么存在抒情过度情感不真实的问题,主要还在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引导学生区分两种抒情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3.启
3、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教学重难点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二、写作指导(一)感知抒情1.出示任务:什么是抒情?2.反馈指导:(1)学生交流: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
4、),引起读者共鸣,使其受到感动或产生激情,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2)教师补充: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抒情——即抒发感情.它是作者或文中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也就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产生各种感情,或使你高兴——想放声歌唱;或使你生气——使你悲痛.这就是你对这些事情产生了感情,有了感受.在写作时,把这种喜怒哀乐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叫抒情.(二)抒情分类导语: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也有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名篇.研读这些名篇有利于我们区
5、分什么是直接抒情,什么是间接抒情,并继而掌握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技法.1.出示任务:让我们阅读名家名篇,体会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不同.区分哪些是直接抒情,哪些是间接抒情?片段一: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最后一课》片段二: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片段三: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6、”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2.反馈指导:(1)学生反馈:片段一、二采用直接抒情方式,片段三采用间接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表达比较直接,篇幅较短;间接抒情表达委婉,要将人、事、景、物融为一体,篇幅较长.(2)教师引导: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根据抒情的位置和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
7、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片段一《最后一课》中,文章充分讲述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特殊经历,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展现了这节课的悲壮情调之后,才让小弗郎士用一句话抒发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就显得自然而然,真切动人.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三)抒情方法导语:间接抒
8、情与直接抒情相比,必须得有一种凭借,即要有一种“附着物”作为依托: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议论中或叙述时,将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合,创造一种诗意的意境,让你去感受、去品味.1.出示任务:间接抒情,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或者说,间接抒情有几种类型呢?2.反馈指导:预设: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托物言志(融情于物):人们眼中的任何事物都浸染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