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分析课件

面神经炎分析课件

ID:5477368

大小:562.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7-12-13

面神经炎分析课件_第1页
面神经炎分析课件_第2页
面神经炎分析课件_第3页
面神经炎分析课件_第4页
面神经炎分析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神经炎分析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面神经炎十堰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张佳面神经脑桥延髓沟内耳门茎乳孔面神经核孤束核上延核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舌前2/3味觉翼腭N节下颌下N节Ⅶ鼓索神经膝状神经节岩大神经Hunt综合征面瘫、味觉、唾液分泌障碍、听觉过敏面瘫、味觉、唾液分泌障碍面瘫定义面瘫是以口角(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但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又称“口眼歪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季节性。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歪斜。面神经解剖面神经(facialnerve)为混合性

2、神经,含有三种主要纤维成分: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动。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延核,支配腺体(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以及鼻、腭的粘膜腺)的分泌。3、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其胞体位于膝状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味蕾,中枢突止于孤束核。病因病机古代文献:东汉《金匮要略》:“歪僻不遂,邪在经络”。明《医学入门》讲:“伤风口歪是体虚受风”。清喻嘉言说:“口眼歪斜,血液衰固”。劳作过度,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主要病理机制一般认

3、为,受冷、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骨性的面神经管束缚)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有轴突变性面神经炎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t压迫面神经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受冷病毒感染自主神经不稳ext病因病理面神经炎鉴别诊断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前者常比后者重,眼上下面部表情肌均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后者为病灶对侧下面部的瘫痪,额肌无损,故皱额、皱眉和闭目动作皆无碍,对侧面部随意动作虽消失而哭笑动作仍保存,常并有同侧偏瘫及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多见于中风和脑瘤。还需与下列疾病鉴别:a)格林—巴利(G

4、uillain—Barre)综合征,可有周围性面瘫,但多双侧性,有对称性肢体瘫痪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b)各种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并发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多有原发性的特殊症状及病史。c)颅后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大多起病较慢,且有其它颅神经受损或原发病的表现。d)脑干病变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常伴有病侧三叉、展神经麻痹和对侧锥体束征等,称米勒德—克贝莱(Millard—Gubler)综合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本病通常急性发病,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眼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

5、病侧不能作皱眉、蹙额、闭眼、鼓颊、露齿等动作;部分患者初期有耳后或耳下方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缺失、听觉过敏、泌泪障碍而引起角膜干燥、泌延障碍等症。病程延长,可因肌肉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形成“倒错”现象。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中医分型分型气血不足证风痰阻络证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中医辨证分型证型风痰阻络风寒袭络风热袭络气血不足主证口眼不能闭合,面部表情消失,前额皱纹消失口眼不能闭合,前额皱纹消失口眼不能闭合,面部表情动作消失口眼歪斜

6、突发或缓发恢复缓慢。兼证口角流涎,患侧面部麻木不仁。患侧面部麻木不仁,恶寒无汗。患侧面部麻木不仁,伴发热,微恶寒,口干。面白气短,神疲乏力。舌、脉象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舌淡,苔薄白,脉细涩治疗方法风痰阻络风寒袭络风热袭络气血不足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祛风清热活血通络益气活血通络止痉治疗治则:祛风通络、疏调经络处方:太阳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翳风合谷方义:本病乃风中经络,气血痹阻,经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取太阳、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解风寒;

7、合谷属循经远取,以疏通阳明经气,能祛除头面之风邪,亦合“面口合谷收”之意。随症配穴:风寒证,配风池;风热证,配曲池;恢复期,配足三里。不能抬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乳突痛加翳风;人中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舌麻、味觉消失加上廉泉或金津、玉液(舌下系带左、右侧静脉处);不能闭目加攒竹或申脉、照海。刺灸方法: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其他疗法(1)电针:每次选取4~6穴,用疏的连续波,通电25~30min,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面部肌肉微见跳动为宜。

8、(2)穴位注射: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弥可保等,选2穴,每穴注0.5~1ml,每日或隔日一次。(3)皮肤针:针刺后在面部叩刺面部穴位,或顺着肌纤维方向叩刺以局部微红为度。(4)闪火罐:先在面部涂以万花油,顺着肌纤维方向向上、向外快速推闪。注意: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