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听评课活动提高评课效率.doc

规范听评课活动提高评课效率.doc

ID:54727975

大小:6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0

规范听评课活动提高评课效率.doc_第1页
规范听评课活动提高评课效率.doc_第2页
规范听评课活动提高评课效率.doc_第3页
规范听评课活动提高评课效率.doc_第4页
规范听评课活动提高评课效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规范听评课活动提高评课效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规范听评课活动,提高听评课效率听评课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活动,是教学质量管理、教育教学研究和培养师资队伍的必要手段之一,掌握听评课技术也是教研员必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其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对一堂课来说:“听什么,看什么,记什么,评什么。”对上述内容要有一定的研究,要使听课和评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听要有所收获,评要有所见地,使授课者、听课者都从中受益,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目的。一、关于听课1.什么是听课“听课”就是观摩课堂教学活动,是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察”与“揣摩”。直接地(也有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

2、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听课是一种技能和方法,听课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或途径。2.听课的目的和作用听课是教研工作的眼睛和耳朵,是实现沟通(教师之间、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教学研究者与教师)的桥梁和媒介。听课的目的和作用是: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学习);发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研究);了解、掌握教学状况(评价),推广教学经验和成果。二、听课前的准备1.业务准备(1)熟悉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合理把握教材熟悉课程标准要做到五个弄清:弄清教学目的任务;弄清教学建议;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各册教材之间、各单元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

3、和深度;弄清新课标的特点。把握教材要做到“三准一活”:对本学科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准确到位;对教材重点、难点准确把握;对课后训练目的要求准确掌握。灵活地看教师组织和选择教法。(2)学习和掌握有关本学科的教改信息掌握本学科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体系,这能提高听课的品位,使听课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敏锐准确地发现教师授课的优缺点。2.技术准备包括准备听课记录本、教科书、参考书等。听课、评课理论和方法的准备。3.舆论准备包括向授课教师讲明听课目的,解除授课教师的心理障碍,向听课人员讲明听课意图,使听课人员明确听课目的,以便采用不同的听法和不同的评法。4.情况

4、准备(1)了解任课教师。包括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经历、教学风格、年龄结构、教学职务等。(2)了解学情。包括学生认知的前提条件、情感的前提特性和班级管理情况。5.心理准备(1)态度上的准备。要做到八心:虚心、诚心、专心、细心、公心、耐心、信心、责任心。谦虚,是学习一切的前提,虚则能容物,唯有谦虚,才能好学,受纳新知,使学贯始终,并有深入研究,发扬光大的可能……。(2)情绪上的准备要求听课者不仅要听得懂,听得进,还要做记录,并深入思考进行分析评定,应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精神饱满,集中精力听好课。三、听课坚持的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2.坦率诚恳原则3

5、.突出重点原则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5.激励性原则6.因人而异原则7.艺术性原则8.实效性原则四、听课的类型1.检查型听课2.评比型听课3.观摩型听课4.调研型听课5.指导型听课6.推门式听课7.观摩型听课8.研讨型听课五、听课的要求1.对教学理念方面,应关注:(1)注意观察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2)注意观察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细化和落实(3)注意观察教师新理念下有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4)注意观察教师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5)注意观察教师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6)注意观察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7)注意观察教学中素质教育特征的体现

6、:①主体性特征的体现②创新性特征的体现③民主性特征的体现④开放性特征的体现⑤活动性特征的体现⑥情感性特征的体现2.对学生的学,应关注(1)学生的参与,看学生是否全员、全过程参与学,看学生的活动时间是否充分。(2)学生的交往,看课堂上是否有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反馈;看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人际与合作的氛围,师生的情感是否交融。(3)学生的思维,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活跃,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是否积极,看学生是否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4)学生情绪,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看学生能否自我调控,有激昂的学习情绪,突然爆发的笑声,激烈的争论等,学

7、生的情绪能否收放自如。(5)学生习惯和求知欲,看学生自学、读书、书写、思考习惯的养成,看学生是否都感到踏实和满足,兴趣和信心如何。(6)学生学习的效果3.对教师的教:应关注:(1)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2)关注知识的联系、迁移(3)关注课堂的导入(4)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5)关注教学情境创设和开展(6)关注问题设计、引导和解决(7)关注活动安排(步骤和方法)(8)关注教师的评价(9)注意观察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①是否注意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求异性②是否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③是否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④是否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⑤

8、是否鼓励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⑥是否鼓励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以及开展学习评价4.对教学方法,应关注:(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