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718826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余角补角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余角和补角(二)教学反思宋晓晶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姿多彩的图形》这一章节是学生进入平面几何大厦的“门槛”。《余角和补角》是《多姿多彩的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线段的概念引出射线的概念进而引入角的概念,在认识了直角、平角,比较角的大小后,就引进了余角、补角的概念,本节课是对其性质的探讨;是实验几何逐渐向证明几何的过渡,为以后证明角的相等作铺垫,也是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演绎归纳能力打基础。 2、说教学目标 2.1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初一学生现有认知
2、水平确定,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及简单的推理过程。2、能利用余角性质,补角性质解决问题。3、会描述方位角,会画方位角。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探究等过程,发展学生几何概念,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的习惯,体验探索成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的身边”,增强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教学时可运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结合的训练方法强调概念的本质特
3、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关于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应用常常需要说理,或综合运用代数知识,特别是用代数的方法来计算角的度数,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是教学中的难点。可通过由浅入深、讨论比较、归纳小结等方法及变化训练突破上述难点。 3、说教法 3.1教法分析 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发现法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机会,使课堂气氛活泼,有新鲜感。 3.2学法指导 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行为主体。正如新《数学
4、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4.、说设计: 在重点问题上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大胆地把探索补角性质的过程交还给学生。由学生画图,归纳出性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思想让学生来完成“余角”性质的探索过程,并要求学生会写出简单的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题打好基础。为了让学生从图形上对余角的性质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我设计了变式练习,一题三问分层深化,练习中再强化从图形上形象地理解性质;进
5、一步让学生理解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来完成难点的突破。为了让学生从图形上对余角的性质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我设计了变式练习,一题三问分层深化,练习中再强化从图形上形象地理解性质;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来完成难点的突破。归纳小结,其目的是让知识形成体系,理清新知识,培养学生概括提炼能力。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实际从不同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新课的引入首先就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学,把更多的时间
6、留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数形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着手,例如讲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时候,先以代数的形式出现,然后在练习中再强化从图形上形象地理解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