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596680
大小:157.6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2
《中国画百年来的“曲折道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薛中国画百年来的“曲折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画的发展曾一度艰。早在建国之初,就有人认为中国画不能反映进入迷茫期。李小山的一句“中国画走向穷途末现实,断言中国画“必然淘汰”。中国画在画坛上路”引起了轩然大波。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的地位又一次岌岌可危。但当时的国画家并没一言论深深刺激了当时中国画那根脆弱的神有被言论所吓倒,积极探索,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经。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各地纷纷召开大型中的作品。例如潘天寿先生运用反传统的中庸之国画研讨会议,专题讨论和实践探索持续升温。道,山水和花鸟相结合的方式所创作的《小龙湫李可染等老一辈艺术家举行个人展览与当时以一角》系
2、列作品、李可染先生“厚、密、重、满”的前卫先锋姿态出现的谷文达等“新文人画家”分全景山水(代表作品《长征》)和石鲁先生“野、庭抗礼,争相辉映。怪、乱、黑”的革命题材的山水(代表作品《转战虽然在现在看来李小山的这一言论过于危南北》)。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又言耸听,但也代表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很好地将传统的笔墨精神与现代绘画意识相当一部分人的普遍看法。这个看法绝不是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绘画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然形成的,早在上个世纪就埋下了伏笔。19世纪推动作用。末20世纪初开始,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就开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在始对中国画进
3、行批评。他们打着“强国救亡”、这一时期所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远远大于前两“崇尚科学”的口号,企图用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者。由于人物画能够很好地借助于西方素描写作为样本来改造中国画精神与体制。在那个特实的手法,又能通过“情节”与“故事”展现工农定的历史时期下,这种否定传统、全盘西化的思兵生活,他们或描绘农民、工人的辛勤劳作、或想虽然改变了自明清以来过于因循守旧,有些展现少数民族幸福的生活、或绘制抗战的优秀“病态”的画风,同时打开了艺术家长期以来的事迹、或刻画伟大的领袖人物,题材上十分丰封闭思想,为中国画从传统转向现代起到了先富。再加上他们在绘画手法上既有传统笔墨因锋的作用。但
4、由于这个艺术主张过于偏激和存子,又加上了西画的因素,这种在中西方绘画语在着严重的缺陷,很快就被“中学为体,中西融言中寻求最佳契合点的手法,一度使得中国画合共同作用”的温和派所取代。坛十分兴奋,涌现了不少具有“时代感”的优秀建国以来,瓣中国画又面临一次严重的危机,作品。就针对中国画能否为工农兵做政治服务展开了《人民日报》曾发表闻梅的文章《中国画要激烈的争论。当时的绘画主旨是:“工农兵是我有时代感》,文中说: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体现们时代的主人,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在他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身上,时代精神最鲜明。我们只有多画、画好无是中国画革新的
5、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中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国画的创作已经出现了一些有新意的较好的作远大的革命理想,才能充分反映我们这个英雄品,它们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辈出的时代。”热情歌颂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各条战线这一时期花鸟画与山水画的发展相对来说的伟大胜利;着力描画了工农兵群众在三大革命处于停滞阶段。首先,这两者在题材上很难体现运动中的精神风貌和执行正确路线的自觉性。这出为政治服务的特点。再加上自身画风上的限些作品,生动地表明了社会主义祖国蓬勃发展、制性,使得当时花鸟画与山水画的发展举步维欣欣向荣的宏伟景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艺术研究
6、2012·O9【文艺评论l1O3总体来说,中国画在这一时代的发展是曲表现功能,绝非简简单单的“具象化”,而是一种折与艰辛的,虽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却也遗从“物象”到“心象”的情感升华过程。所谓的“从留下相当多的矛盾未能解决。所以,2O世纪80物出发”,“以心为主”正是中国画创作的指导思年代初当国家改革开放国门又一次打开时,面想。因此,中国大多数文人画家都具有“形而上”对着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艺术思潮如汹涌的的品格,具有强烈的超越意识。他们从不拘泥于潮水般扑面而来,长期积压下来的问题与矛盾客观物象的形似,而是以一种“自然存在于宇再也无法掩饰下去,中国画的发展自20世
7、纪以宙”的文化心态,习惯从宇宙入手来构建艺术的来第三次受到西方艺术的冲击。世界。正如《左传》中所说的“经天纬地谓之文”,这次的争论在范围上、挖掘的程度上都较艺术的根本任务从不在于描写物体的相似度,深刻于前两次。李小山“穷途末路”的言论表面而在于表达“人类对自然的情感”。画家遵循的上将中国画的发展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实际上艺术取之于自然,却又超脱于自然,所谓的“索却让我们清楚意识到中国画并无“尽头”之说。物以托情”正是如此。著名画家郑板桥在谈到画中国画在这一百多年以来发展极其动荡不安,竹的体验时,曾提出著名的创作过程之说:江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中国画在新时代面对西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