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590194
大小:254.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2
《中医辨证综合治疗多系统萎缩临床观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74·2012年4月第32卷第4期JilinJoum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2Vo1.32No.4考球中I笔药中医辨证综合治疗多系统萎缩临床观察陈霄,张敏,高青铭(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陕西西安710032)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综合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多系统萎缩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1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给药、辨证施针及拔罐综合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1%,对照组总有效率45.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综合方案治疗多系统萎缩,疗效肯定。关键词
2、多系统萎缩;辨证论治;归脾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地黄饮子;通窍活血汤;右归饮;针灸疗法中图分类号R2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699(2012)04—0374—03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是一滞,耳呜,肢体拘急,头晕,入睡困难,视物模糊,腰膝组成年起病,少见的、散发的、原因未明的,以侵犯锥酸软,五心烦热,盗汗,排便困难,小便频数,男性可出体系、锥体外系、小脑、自主神经系统为主的慢性进行现阳萎、早泄等症状,舌质淡红或淡紫,苔薄白,脉细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主要表现为植弦或弦涩。3)心肾两虚,痰瘀阻络:走路不稳,头晕,物神
3、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锥体系起则加重或劳累后头晕加重,心悸,失眠或入睡困难,功能损伤症状。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病程较长,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甚或动则气喘,呼吸困难,多汗逐渐加重,预后较差。目前为止,西医学对本病的病或者出汗不畅,排便无力,小便难等症状,舌质淡紫,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亦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苔薄白或腻,脉沉滑或细涩。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学无此病名,根据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归为“喑痱”中西医诊断标准;2)监护人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眩晕”“骨繇”“虚劳”等范畴。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肝、肾功能衰竭或者血液系统疗MSA方面取得了
4、新进展,现总结如下。原发疾病者;2)病情危重,难以对方案的有效性和安1临床资料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3)目前正参加或3个月前参加1.1一般资料所选22例病例均来自2009—2011过其他临床研究者;4)治疗不满3个月者。年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收治的MSA患者。治疗组、对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7.0软件进行检照组各11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1—62岁。其验。中首发症状为行走不稳者12例,占54.55%;头晕32治疗方法例,占13.64%;语言不清1例,占4.55%;双下肢无力2.1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方案。3例,占13.64%;双上肢无力1例,占4.55%;排尿困2.1
5、.1辨证给药1)脾肾两虚,痰浊内阻型,治以补难2例,占9.o9%。2组病例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脾益肾填髓,祛痰开窍。方用归脾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汤。2)肝肾不足,痰瘀互阻型,治以补肝肾强筋骨,养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美国密血活血,化瘀祛痰。方用地黄饮子合通窍活血汤。3)执根大学Gilman等提出的MSA诊断标准_1j。中医诊心肾两虚,痰瘀阻络型,治以固肾摄心,益气升阳,祛断标准[2-3]按中医证候分以下3型。1)脾肾两虚,痰瘀化痰,方用右归饮合炙甘草汤加减。浊内阻:走路不稳,头晕,言语不清或言语迟缓,语言2.1.2辨证施
6、针针刺疗法总以调理髓海,疏通经无力,腰腿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差,口唇淡络,补虚泻实为治则。主穴取百会、神庭、头维、太阳、紫,腰膝酸软,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男性出现阳萎、早人中、上廉泉、风池、脑户及背部夹脊穴。同时配合经泄等症状,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滑或弱。2)肝肾不验穴之上印堂,耳穴之升压穴。辨证取穴原则:1)行足,痰瘀互阻:走路不稳,舌体颤动,运动迟缓,两目呆走不稳为主者加足三里、三阴交、脾肾、肾俞及头针平考水中良药2012年4月第32卷第4期Jili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2Vo1.32No.4·375·衡区;2
7、)震颤为主者加阳陵泉、太溪、血海、三阴交、太状为主的(sos)称为MSA.A型。三者发展到后期临冲、合谷;3)心悸,出汗,二便障碍为主者针神门、通床症状往往重叠,难以鉴别,因此临床将其均诊断为里、太溪、三阴交、足三里、手三里、中极、天枢。以上MSA。穴位人中穴用重雀啄法,直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中医学中无此病名,其临床特点“足能伸而行不上廉泉分别向舌根方向左右及正中刺入,不留针;头稳,手能举而抓不准”与“链者,足不能伸而行也。”部穴位刺人后施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术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