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51236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12
《立足新课改 走向“真”对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立足新课改走向“真”对话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推新,以教师传递为主要方式的教学对话已不能完全符合时代的需求。真正的对话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以实现语言的交融进而达到心灵的交流。一、“真”对话缺失的表现1、单向式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几乎都是教师在问,学生在答,教师始终掌握着话语权,用自己的思想控制着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整个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其教学的目的还是知识的掌握。另外,在生本对话中,文本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权威,
2、学生缺乏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质疑的权利。2、对话的对象不平等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最常用的对话方式,教师在提问时,教师都乐于提问成绩优秀的、表现积极的学生,而对于真正的学困生,教师很少问津,这样就导致班级学生成绩、能力明显层次化。3、对话只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讨论而讨论,学生的回答也是被教师控制在自己的预期范围内,有时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思路稍微偏离教师的预设,教师马上就予以暂停,给予提示让学生顺着他的思路继续下去,每一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每一次讨论都有固定的结果,教师习惯了言说,
3、学生习惯了倾听,每一次的对话进行到了最后几乎都变成了教师的独白。二、“真”对话缺失的原因1、不平等的师生地位传统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优势将教—学相长的教学活动变为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活动,以一种声音代替多种声音,教师可以说是教学的主宰者,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过这种“等级制”也是在长久的教学历史中确立起来的。而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更是将教师的权威巩固、强化。2、教师的教学理念难以更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当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但“教师施教,学生被教”等传统的教学观在短时间内都还难以彻底转变,再加上
4、大多教师只重视自己所带的学科知识不注重理论学习,也习惯依靠已有的教学经验从事眼前的教学工作,这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上,无法达到其真正的目的。三、课堂教学“真”对话实施的建议: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向作用,教师课前应和文本进行对话,明确文本中蕴含的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生成的新目标。此外,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其一、让学生预习教材,初步熟悉教学内容;其二、了解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
5、异性,其三、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学情给予分析,即明确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所期望的学习结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2、选择适宜的话题教师在要针对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话题。文本教材理应是对话教学话题的最直接来源,不过这些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时肯定渗透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即选择介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话题,这样,即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也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参考文献:1靳玉乐.对话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
6、004(5)作者单位:①山西师范大学②山西省万荣中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