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实验-lti系统的建模、设计和仿真——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京邮电大学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LTI系统的建模、设计和仿真专业自动化姓名唐成学号B11050121指导老师杨敏实验日期:2014年3月3日至2014年3月16日LTI系统的建模、设计和仿真考虑如图所示的三轴搬运系统,要求机械臂能在三维空间中准确定位。1.绘制三轴搬运系统开环根轨迹图、Bode图和奈奎斯特图,并判断稳定性;2.如要求系统的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16%,在此条件下当控制器为比例控制器,确定K的合适取值,并估算系统的调节时间(按2%准则);3.当控制器为超前校正网络,设计合适的超前校
2、正网络,使得系统的调节时间小于3s,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16%;(要求用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两种方法设计控制器)4.如要求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13%,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小于0.125,请设计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滞后校正网络,并估算校正后系统的调节时间(按2%准则);5.如将校正网络改为特定形式的PI控制器,请设计能满足要求的PI控制器;6.为改善系统的瞬态性能,可以考虑引入前置滤波器。请讨论当控制器为超前控制和滞后控制两种情况下,前置滤波器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6.如希望尽可能的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请
3、设计相对应的控制器,并画出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二、概要设计 控制算法设计思想概述: 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是指: 1. 在输出端按要求能准确复现给定信号; 2. 具有良好的相对稳定性; 3. 对扰动信号具有充分的抑制能力。 为使系统的控制满足预定的性能指标而有目的地增添的元件或装置,称为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 在控制系统中,我们经常采用两种校正方案: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其结构如图4.1、图4.2所示。而校正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系统的结构、系统各点功率的大小、可供选择的元件、设计者
4、的经验及经济条件等因素。 在控制工程实践中,解决系统的校正问题,采用的设计方法一般依性能指标而定。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以时域量的形式给出时,例如期望的闭环主导极点的阻尼比ζ和无阻尼自振频率nw、超调量00s、上升时间rt和调整时间st等,这时采用根轨迹法进行设计是比较方便的。 若性能指标以频域量的形式给出时,例如所期望的相角裕度¡、幅值裕度Kg、谐振峰值Mr、剪切频率cw、谐振频率rw、带宽(0~bw)及反映稳态指标的开环增益K、稳态误差()sse¥或误差系数(0,1,2)iCi=等,此时虽然
5、时域响应和频域响应之间有间接的关系,但是采用Bode图法进行设计比较方便。采用Bode法设计时,如果给定的是时域指标00s、st,则必须先将其换算成频域指标¡和cw,方可进行相应的运算和设计。 三、详细设计与源代码,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1: 绘制三轴搬运系统开环根轨迹图、Bode 图和奈奎斯特图,并判断稳定性; 开环 >> Gs=tf([1],[1,6,5,0]) >> rlocus(Gs) >> bode(Gs) >> nyquist(Gs) 闭环>> Gf=feedback(Gs,1) >>
6、 rlocus(Gf) >> bode(Gf) >> nyquist(Gf)开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图自动控制原理中对系统稳定性的判定,由于该系统传递函数的闭环根轨迹的极点均分布在负半平面,故系统稳定。2:如要求系统的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16%,在此条件下当控制器cG为比例控制器,确定K的合适取值,并估算系统的调节时间(按2%准则);解决方案:此题利用MATLAB的SISOTOOL工具能很方便的得出Gc的参数。SISOTOOL是典型单入单出系统的分析工具,只需将开环传递函数Gs导入,就能方便的对它的校正装
7、置和反馈装置进行调节并直观的看出它的各项性能。源代码:sisotool(Gs)经过测试,当Kc=3时能满足题设的条件,超调量为11.7%,调节时间(Settling Time)为7.88 s。 3:当控制器cG为超前校正网络,设计合适的超前校正网络,使得系统的调节时间小于3s,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16%;(要求用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两种方法设计控制器)解决方案:(1)根轨迹法:分析:由图可知,超调量为2.59%,调节时间为1.84s,均符合题设要求。(1)频率响应法源代码:K=8;Ts=3; Gs=
8、tf([1],[1,6,5,0]); [mag,phase,w]=bode(Gs); [Gm,Pm]=margin(Gs); Gama=45; Mr=1/sin(Gama); gama=Gama*pi/180; alfa=(1-sin(gama))/(1+sin(gama)); %adb=20*log10(mag); %am=10*log10(alfa); %wc=spline(adb,w,am); wc=(2+1.5*(Mr-1)+2.5*(M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