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一姚宇《水龙吟》教学设计.doc

望一姚宇《水龙吟》教学设计.doc

ID:54416822

大小:1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6

望一姚宇《水龙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望一姚宇《水龙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望一姚宇《水龙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望一姚宇《水龙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上学期高一必修四教学设计(姚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与其豪放词风;了解辛词借景抒情与用典抒情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学习“意象-特征-情感”、“典故-本意-用意”的分析方法;体会词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人立志复国、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教学重点】借景抒情与用典抒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登临意”。【教学难点】借景抒情与用典抒情的艺术技巧。【教学方法】品读赏析,五看四读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

2、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希望南宋不要象南飞的大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二、链接主页,引导探究。(一)简介“五看四读法”初读感知细

3、读体会(看题目,看作者,看序注,看意象,看情语)品读意境熟读背诵(二)运用“五看四读法”学习32015年上学期高一必修四教学设计(姚宇)1、初读感知全班齐读,注意语音节奏;把握大意2、细读体会(1)看题目:“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2)看作者(知人论世)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传世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抒发强

4、烈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3)看序注(小序和注释):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十二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4)看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方法指导:意象——特征(动、形词)——感情典故——本意——用意思考与问答:词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情?词中写了那些人哪些事?本意是什么?用意何在?采用超链接的形式,随学生的回答任意切换

5、。(5)看“情语”:(抒的情达的志)“无人会,登临意。”3、品读意境听朗读,体会情感;自由朗读,体会情感;指名读。4、熟读背诵三、小结:辛弃疾生不逢时。他的文才武略换来的却是大半生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痛。于是他只好笑傲山林、诗酒余生。他常常将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血式的悲愤的长歌。这是英雄人格意识的变向表达,我们从这首词中。分明也能品味出他对英雄人格的悲壮追求。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的遭遇,使他一寄之于词,成为一代词宗,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四、作业《课时作业本辛弃疾词两首》A32015年上学期高一必修四教学设计(姚宇)课外阅读:梁衡《栏杆拍遍》【板书】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