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pdf

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pdf

ID:54377620

大小:418.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1

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pdf_第1页
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pdf_第2页
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pdf_第3页
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pdf_第4页
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教孽与研甓2014年第7期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袁富民(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关键词]社会需要;价值;主客体[摘要]马克思继承和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理解。一方面,现实的个人是通过社会历史的发展直观自身的本质对象。由于对象是人实践创造的外化物,主体的需要构成主体对象性关系的桥梁,因此需要主体本身就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价值是社会发展中可通约的关系性存在。因此,构成价值基础的需要只能是主体的社会需要,而不可能是其生物性与特殊性需要。正确理解需要概念对于惩治腐败、化解生态危机以及贫富分化问题都有巨大的启示。[中图分类号-]BO一0[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0257—2826(2014)07—0036—06以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定义的价值概念是目其二,在需要概念已经非常口语化的当下,价值主体的需前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要究竟具有什么属性才能使价值具有客观性。本文尝试学术界占主流的观点。然而,不得不说的是2O世纪8O年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重点论述马克思价值论视域下主代以来,学界关于价值标准的争论一直存在。_1](。’近体需要的社会性以及对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年来,针对满足需要论的价值标准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焦启示。点①,这说明关于马克思需要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说明。

3、这里包含着两个主一、从需要透视价值主体的社会性生成要问题:其一,虽然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理解人的,但是马克思是如何在逻辑上证明价值主体的社会性;持“满足需要论”观点的价值哲学核心是客体的属性*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号:11JJD880025)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4—03—15[作者简介]袁富民,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①王玉棵:《评价值哲学中的满足需要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7期;李德顺:《“满足需要”有何错——答王玉棵同志》,《马克思主义研究》,2

4、013年第9期。教譬与掰2014年第7期一对主体需要的满足①。对价值的理解基本上是认同“价值界直观其本身,这依然是沿着康德开启的在知识论哥白作为一种属人的为人的存在,它是一种主体性的、以主体的尼式革命的背景下讨论价值问题。一方面强调主体人的尺度为尺度的存在现象”。[2](船’这里的问题就是价值的主体能动性,回应休谟的“是”(Being)与“应当”(Oughtto)的在何种意义上是属人的存在,主体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另断裂,马克思独辟蹊径改变了问题的思考方式,变什么是一方面,价值的主体陛是否会忽略了客体独立的自然属性问“是”(Whatitis)为如何可~(Howitcanbe)的问题。

5、另题。要回答上述丽个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康德以来德国古典一方面,马克思传承了启蒙运动高扬“人是目的”的理性哲学在知识论上理解主客体的重要思想贡献。主义。需要的存在是本真性的,因为需要的满足体现着首先,认真分析马克思的主客体概念,我们就会发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性的展现,并非仅仅是情感的宣现:建立在主体与外在自然的二分的基础之上来理解主泄,而通过需要的不断发展,人的自由最终必然实现。客体关系属于前康德的经验哲学认识论。与此相对应其次,马克思在以知识论为背景的价值哲学中,强调的,马克思的客体概念则是建立在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了现实的人为知识主体的思想。康德的知识论最大特点基础上的。在德语语境中

6、表达客体有两个概念Objekt和是主体并非等同于现实的人,而是逻辑学意义上的主体。Gegenstand,英文只有一个Object,中文在翻译的时候区正是因为先验知识需要一个知识者把握知识,康德才悬分了客体与对象。因此问题就是在客体与对象之间出现置了一个主体。在这个主体内部存在着一个张力就是主了混淆,从而带来了这种理解上的偏差。马克思是在借体即作为心智综合的积极中心,又是一个消极的直觉接鉴黑格尔对这两个词的区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的。受者。[5](这里的张力成为康德以后德国观念论(Ideal—黑格尔在阐述外在自然意义上的客观事物时使用Ob—ism)解决的重要问题。费希特尤为期望开拓甚至

7、系统化jekt,而在表达与主体相对应的精神层面的对象物时使用康德开启的观念论思想。他在整合康德分裂的理论理性Gegenstand。r3](啪。一方面,马克思虽然承认外在自然界与实践理性中,重视人的实践理性,开启了主体人的相互的优先地位,但是由于外在自然界独立于主体而存在,主承认问题,黑格尔在某种程度上就继承了费希特的相互体永远不可能对一个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世界发生认识关承认理论。[6](n’虽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在讨论知识主体系,一旦发生联系就再次落人洛克式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