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pdf

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pdf

ID:54371249

大小:1.07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30

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pdf_第1页
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pdf_第2页
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pdf_第3页
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pdf_第4页
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冬季号第3期(总第16期)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评《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许少民沈大伟新著《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的大国》对中国经济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军事现代化,以及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指出,中国是一个全球参与者而非全球性大国。“羽翼未丰”的大国今年,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沈大伟(DavidShambaugh)的新著《中国走向全球:羽翼未丰大国》(ChinaGoesGlobal:ThePartialPower)正式出版。正当国际社会都在热议中国

2、崛起及其对国际体系的影响时,这本书的出场恰逢其时。该书的观点更是发人深省。与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看法不同,沈大伟认为虽然中国几乎将触角延伸到世界每个角落,中国俨然是一个“全球参与者”,但中国并非名副其实的“全球性大国”。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仍旧有限,中国仍然不能与美国并驾齐驱。沈大伟直截了当地指出,所谓“大国”是指一国能够影响某些国家或某项议题,以至于能够塑造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大国的真正内涵并不在于它拥有多少资源或财富,而取决于它如何有效地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真正的影响力。他认为中国“在某些方面”是一个全球

3、性的大国,诸如在-108-许少民 全球参与者、身份困境与中国大战略全球贸易模式、国际能源和商品贸易、国际旅游业、奢侈品消费、全球房地产市场交易这些有限领域,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有目共睹。然而除此之外,沈大伟认为中国在文化软实力和安全领域的影响力乏善可陈;哪怕是在最能彰显中国影响力的经济领域,中国在“对外投资”与“对外援助”这两个经济层面的影响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是相形见绌;此外,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记录也并不出色,因此称之为“羽翼未丰的大国”。身份困境与七大派别那么,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沈大伟虽然没

4、有对此做出全面的探讨,但至少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问题的实质,即中国政治和学术精英对中国的角色定位没有形成共识,中国的国际身份游离不定,中国依然面临“身份困境”。这种身份困境导致北京想在全球安全领域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时显得犹豫不决,并对全球治理表现出若即若离的态度。著名学者王缉思曾在《外交事务》(ForeignAffairs)杂志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政治与学术精英之间截然不同的看法与立场无法为中国政府制定大战略形成一个政治共识。在这个背景下,笔者认为,中国政府的外交构思必须兼顾各派立场和观点,因此官方的外交指

5、导准则往往显得模棱两可。所谓“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即是这种复杂心态的反映。表面上看,上述议题或对象的先后顺序表明中国对外政策的轻重缓急;但从字义上看,它又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即这些议题或者对象同等重要。这表明了中国大战略的扑朔迷离。沈大伟指出,关于中国角色及其战略定位,目前国内主要有七种派别。从左到右分别是本土主义(nativism)、现实主义(Realism)、大国政治派(GreatPowers)、亚洲第一派(AsiaFirst)、全球南方派(GlobalSouth)、有

6、选择性的多边主义(SelectiveMultilateralism)、以及全球主义(Globalism)。各种派别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实现方式的认知未必完全-109-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冬季号第3期(总第16期)一致,甚至彼此冲突。这些派别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影响决策,这使得中国的外交决策经受各种不同拉力,因此在一些观察家看来,中国外交并非连贯一致,而是伴随着各种矛盾与张力。沈大伟指出,中国政府目前的外交重心依然落在这个光谱的左端,而非右端。现实主义派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受到本土主义者的强烈拉扯,而来自大国

7、外交派和全球南方派的拉力则小得多。在他看来,近年来中国外交之所以表现得“盛气凌人”,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外交依然由现实主义派主导,而且来自左派的压力不断增加所致。大战略与“中国”读毕此书,一个萦绕于心的问题是,作为一个羽翼未丰的大国,“中国”是否有一个清晰的大战略?诚然,“中国”只是一个方便的符号。虽然分析家都在使用“中国”这个符号,却可能对此做出不同诠释。这是探讨中国是否有大战略的一个前提,即我们要对论述的对象“中国”进行明确的界定。时下外国观察家对“中国”念兹在兹,但我们却困惑地发现,他们谈论的“中国”往往

8、相互矛盾:一边是“中国崛起”,另一边则是“中国崩溃”。无疑,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国家乃至文明的兴衰已是常态。但是,在同一个时空之中存在着两个截然对立的“中国”则的确让人困惑。这种困惑的根源在于他们并未明确地向读者廓清他们笔下的“中国”。诸如“中国崛起论”的支持者所指涉的“中国”,在具体议题上包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当然也可能涉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具体行为体上,它更多指代中国政府(共产党),甚少提及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