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团体与三元团体.ppt

双元团体与三元团体.ppt

ID:54367877

大小:330.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5-01

双元团体与三元团体.ppt_第1页
双元团体与三元团体.ppt_第2页
双元团体与三元团体.ppt_第3页
双元团体与三元团体.ppt_第4页
双元团体与三元团体.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元团体与三元团体.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團體與組織團體的類型團體(group)是一群與他人發生互動、共享目標與規範,並且主觀上意識到「我類」感之所有個體的集合。某些集合並非嚴格意義下的團體,而只是社會類屬(socialcategories,如青少年或卡車司機),或觀眾(audiences,觀看同一部電影的人們)。雙元團體與三元團體:團體規模之效應雙元團體(dyad)是由兩個人所組成的團體;三元團體(triad)則是由三個人所組成。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GeorgSimmel,1858-1918)所檢視,並發現其對團體行為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三元團體的分裂(triadicsegregation),

2、即齊美爾所謂的三元逐漸分裂為一組配對與一個落單者之趨勢。一個三元團體,傾向分裂為落單者及與之對抗的雙元結盟——即形成二對一的狀況。接著,孤立者又擁有了與雙元中的一員形成新結盟的機會,這就是齊美爾所提到,在鷸蚌之外第三者的「漁翁得利」(tertiusgaudens)社會優勢。三元團體裡的互動,經常是以二對一告終。你可能在自己的對話經驗裡,已注意到這個結盟原則。三元團體是個不穩定的社會團體,而雙元團體則相對穩定。齊美爾發現了團體規模效應(groupsizeeffects)——即團體人數對團體行為所造成的效應,一種獨立于團體成員本身個性特質的影響因素。初級與次級

3、團體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家庫利(CharlesHortonCooley,1864-1929)曾提出所謂的「初級團體」(primarygroup)概念——即以親密的、面對面的互動,以及相對長期相處關係為基礎的團體。庫利認為,家庭與早期同儕團體,即屬一種初級團體。初級團體對個人的人格或自我認同具有強烈影響。家庭對個人的效應自是不可言喻,而同儕壓力在學生心中也極具份量;街頭幫派便是一種初級團體,其對於個體的影響相當顯著。事實上,幫派成員之間認定彼此為一個家庭;監獄中的獄友也常常成為某個幫派的成員。初級團體往往也會根據彼此種族的相似性而形成,原因可能是形成如此的初級團

4、體,對個人的生存有所幫助。次級團體(secondarygroup)相對於初級團體,成員人數較多、親密性較低、持續時間也較短。次級團體對人們的情感生活,較不具顯著影響。次級團體包括所有同校的學生、所有的鄰居、所有待在相同企業裡的人們等。初級與次級團體所滿足的是不同需求。初級團體為人們帶來親密感、陪伴與情感支持。這些都是情意需求(expressiveneeds),或稱社會情感需求(socioemotionalneeds)。家庭與朋友能分享、擴展你的好運道;在你誤入歧途時拯救你;在你生活不順遂時鼓舞你。家庭與朋友群體對人們的宗教參與與政治參與,有驚人影響(Wut

5、hnow,1994)次級團體則滿足了工具需求(instrumentalneeds),或稱任務導向需求(task-orientedneeds)。運動團隊之形成是為了樂趣與試圖贏得比賽;政治團體之形成是為了籌募基金與試圖影響政府正常;企業之形成是為了獲利與謀生。初級與次級團體真正的區分在於:參與者對團體內成員的親密度如何,彼此之間是否對團體持續依賴、是否有所認同等。參考團體參考團體(referencegroup)則是我們所參考的團體。我們以該團體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態度與行為,無論屬於或不屬於該團體(MertonandRossi,1950)。參考團體是角

6、色模型的概化版。事實上,參考團體並非真正的「團體」,也可能是可以與之互動的個體。認同參考團體,對人們的自我評價與自尊心具有強烈影響。在校園全面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前,黑人學校對黑人學生的自我評價產生負面影響,而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則能提高黑人兒童的自尊心(ClarkandClark,1947)。另方面,ClarkandClark的研究顯示在全黑人學校的黑人小孩更喜歡玩白人形象的洋娃娃。這個結果顯示部分黑人小孩的確具有更負面的自我評價,甚至自我拒絕。內團體與外團體當團體形成一種「我群」感時,就必然有一互補而視其他團體為「他類」的感覺。這種區別,一般會稱作內團體(in

7、-groups)與外團體(out-groups)。此概念最初是由早期社會學理論家湯瑪士W.I.Thomas(1931)所提出。歸因理論(attributiontheory)是我們對他人個性進行歸因,如將某個他人的性格歸納屬於某種類型。這與你所屬的內團體與外團體有關。ThomasF.Pettigrew:人們通常會根據他人是否為內團體成員,而扭曲自己對對方行為動機與能力的認知。這種認知誤差稱為歸因謬誤(attributionerror),指人們因屬於某種特定團體(如種族),而導致其行為被誤解的錯誤。歸因謬誤總是傾向對內團體有利。若其他條件保持恒定,我們會正面對

8、待內團體成員,且負面對待外團體的他者當旁觀者觀察到外團體成員表現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