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教育整合之浅见.doc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教育整合之浅见.doc

ID:5432095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教育整合之浅见.doc_第1页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教育整合之浅见.doc_第2页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教育整合之浅见.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教育整合之浅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教育整合之浅见湖北省黄冈经济开发区三台学校秦俊陈桂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生教育打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标准》中提及了3种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即音像资料、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对于这些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在三、四年级

2、,主要是教师使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无法亲生体验的信息,如有关宇宙的知识;(如观看银河系及宇宙的录像;观看“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的录像片),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实验室无法实现的实验;(如观看灾害性天气的图片或影片录像;观看滥岩石、滥施化肥、滥砍滥伐、乱埋垃圾的录像资料),可以用特殊的计算机软件来评估学生的学业。学生也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各种媒体或技术搜集信息。在五、六年级,可由学生自己来使用某些现代教育技术。如学生利用互联网完成了一个主题活动——“回归侏罗纪”。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从学生中找寻热点,发现学生对早已灭绝

3、的史前动物——恐龙的兴趣特别浓。一些学生已通过阅读课外书籍等途径获取了不少关于恐龙的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老师想法借助Internet组织学生自己整理恐龙知识,圆学生的“恐龙梦”。告诉学生中国少年雏鹰网中有“恐龙世界”的信息,并提供了相应网站的域名。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并提出任务:再寻找一些有关恐龙内容的网站;一周内去各网站领略一下恐龙世界的奇妙,每个小组考察五种恐龙生活;从网上下载有关恐龙的文字和图片,一周后进行“回归侏罗纪”主题的交流活动。一周后,同学们将准备好的资料带到学校,在课堂上交流。因为有了准备

4、,又是绝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整堂课学生的发言争先恐后,介绍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得了大家的掌声。通过学生的发言,老师也学到了不少恐龙的知识,深感书本知识的有限,知识的无限。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可能成为“万宝全书”,而学生的潜力却是无穷的,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又如在学习环境保护的内容时,由教师带着几名学生去城市的垃圾处理场拍摄现场,回来给同学们播放。再如,让城市的学生了解有关青蛙的形态特征、活动、捕食情况,对于他们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

5、。因为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他们根本无法走近青蛙的真实生活,更无法透过青蛙去了解整个蛙类世界的精彩。于是老师设计了课件。课件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阅读小品、影像资料、拓展性阅读、思考题。从青蛙着眼,扩展到整个蛙类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教学时教师出示一组思考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思考题,确定研究目标,然后通过课件查找相关资料。在阅读小品部分安排了一篇关于青蛙生活的小品,点击小品中的热键,即可自动切换进入影像资料部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图片、动画、录像等内容观察青蛙的生活。拓展性阅读部分是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延伸,这

6、里是青蛙生活的资料库,一个全新的从Internet上下载的多媒体世界,蛙类的“衣、食、住、行”乃至趣闻轶事无奇不有,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资料库中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记录数据、作图。学生可以用自己制作和简单软件来表达自己的科学思想、自己的研究结果,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利用网络与同学、老师或其他地方的人分享资源。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为用而用,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有的教师为了体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花整整一堂课让学生在网络上查资料,偶尔一次还可以

7、,但千万不能常用。培养学生的网络能力毕竟不是我科学课程的目的。我们的许多孩子,特别是从小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他们往往并不缺乏与现代媒体的接触,他们最缺乏是对自然的体验。所以我们不能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替代他们应该亲身经历的探究自然的过程,这点对小学生尤其重要,亲手饲养小动物的感觉与玩电子宠物的感觉毕竟是不同的。科学教育一定要让他们获取第一手的经验。在使用各种媒体,特别是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对学生的各种不良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