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7408
大小:2.17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7-11-12
《上海有机所安全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机所2004-2006年典型事故2006年5月安全科研关系到广大职工和研究生的健康和生命,也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前言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的高低,甚至于单位安全文化氛围,很大程度取决于安全教育培训的程度。因此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一两个人能搞好的工作,必须依靠全所员工的参与才能确保我所平安。安全素质安全意识(主体是全体员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转变观念,重视安全,由“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安全工作并非朝夕之功,安全来自于长期警惕!做到“我不伤害别人”。当别人受到伤害时能及时抢救,当他人违章时能及时制止。安全生
2、产不仅是对他人负责,对所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事故案例一.金属钠燃烧事故责任人:某某时间:2004.3.1地点:3#415事故经过:将1升工业乙醇倒入放在水槽中的塑料盆,然后将金属钠皮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盆中。开始时反应较慢,不久盆内温度升高,反应激烈。当事人即拉下通风柜,把剪刀随手放在水槽边。这时水槽边的废溶剂桶外壳突然着火,并迅速引燃了水槽中的乙醇。当事人立刻将燃烧的废溶剂桶拿到走廊上,同时用灭火器扑救水槽中燃烧的乙醇。此时走廊上火势也逐渐扩大,直至引燃了四扇门框。事故第二现场严禁在有水的环境中处理金属钠等遇水易燃试
3、剂被过火的试剂事故原因:反应时放出氢气和大量的热量,氢气被点燃并引燃了旁边的废溶剂造成事故。经验教训:处理金属钠时必须清理周围易燃物品;一次处理量不宜过多;注意通风效果,及时排除氢气;或与安全部门联系,在空旷的地方处理。责任人:某某时间:2004.3.27地点:3#-4楼事故经过:当日深夜,当事人指导的大学生进行过夜实验。其所用的油浴突然起火,幸被值日巡逻及时发现,未酿成严重后果。二.油浴燃烧事故肇事油浴裸露的加热电热丝点燃了油浴中的有机物打落的反应瓶事故原因:实验时,试剂滴落到油浴中,因油浴未及时更换,导致事故的发生。经验教训:经常更换油浴。(另:水泵的
4、循环水必须经常更换。)责任人:某某时间:2004.11.9地点:新楼5楼事故经过:用1,4-丁炔二醇和氯化亚砜在吡啶存在下制备4-氯-丁炔-1-醇,反应完成后用乙醚萃取。经水洗干燥后在常压下蒸去乙醚和苯,剩下500mL有机物,用水泵减压蒸馏,蒸出产物。加热温度110-120℃,减压20mmHg,反应瓶1000mL。当蒸出150mL产品时,内温急剧上升失去控制,随即发生爆炸。由于通风柜的拉门处于关闭状态,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该反应曾多次重复做过,因反应量很小,未曾发生事故。三.爆炸事故事故原因:据当事人和其课题组长事后分析,含炔基官能团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容易与
5、浓度较高的杂质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失控引发爆炸。4-氯-丁炔-1-醇是含炔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可能与反应中产生的杂质在高温下发生聚合反应引发爆炸。经验教训:当事人佩带了防护镜和手套,并拉下了防爆橱门,因而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害。在实验中使用危险药品或产物比较活泼的,在实验前应对该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有个预案,并落实防范措施。责任人:某某时间:2004.11.23地点:新楼3楼事故经过: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
6、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四.封管事故脸上的防护镜被击落斑斑血迹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事故经过:蒸馏烧瓶为3升的三口瓶,内有4-溴吲哚粗品2.2升(约重3Kg)。由硅油电加热,从上午9点开始,油浴温度为170度左右。大约在10点前馏分蒸完,换接收瓶收集馏分(馏分温度140度,接收瓶为2升单口烧瓶)。起初馏分蒸出的速度很稳定,大约在接收了1升时,馏分不再流出。当
7、事人感觉有点不正常,按以往的收率估计应该有1.8-2升左右的产品,因此以为是减压蒸馏的冷阱堵塞导致真空度下降。在查看了水银减压计未发现真空度下降,此时突然发现就收瓶及冷凝管里有大量白色烟雾涌出,当事人感觉异常,就急忙蹲下,此时反应瓶发生了爆炸。五.过氧化物爆炸事故责任人:某某时间:2005.5.16地点:1#306被爆炸冲击波压平的铝锅(油浴)被震落的照明灯罩被炸飞的通风橱玻璃事故原因:存放过程中,四氢呋喃可能产生了过氧化物,导致了事故的发生。经验教训:在使用乙醚、四氢呋喃等有可能产生过氧化物的溶剂时,应检验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在使用中加一点还原剂以防止有
8、过氧化物的发生。六.乙醚爆炸事故责任人:某某时间:2005.7.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