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芬(语文教学设计).doc

陈利芬(语文教学设计).doc

ID:54243633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5

陈利芬(语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陈利芬(语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陈利芬(语文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陈利芬(语文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陈利芬(语文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罗田县三里畈小学陈利芬【设计理念】《桃花心木》选编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领会作者的见解,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的能力,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在学习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老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的教学,要把大胆提问,感悟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作

2、为重点。【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桃花心木》所在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这一单元要求学生:一是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

3、的语言特点。依据六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学情,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练习概括,品析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主题,研读作者如何将“树”和“人”联系起来,达到借事喻理的表达效果。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的表达方法,试着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学情分析】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生在《白杨》、《落花生》等文章的学习中,曾经接触过,并不陌生。但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借物喻人,又是如何把“树”和“人”联系起来的,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有把学生身边的事和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本篇课

4、文,抓住“种树——育树——悟道”这一脉络,让学生感知事实、感悟道理、发表见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种树人奇怪的种树方式2结合实际理解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道理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

5、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的主要学习方法是: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感悟。这种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高年级要求学生自觉熟练地运用这一方法,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在本课学习中,这个方法对落实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又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是学习本课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其基本手段就是抓住“联系”,把需要重点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凸现出来,从而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产生更加深切的感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

6、程】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导入:1.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磨难。在不幸与困境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仪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

7、,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2)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3)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8、,然后回答以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学生答问的要点是:(1)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成百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