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36145
大小:5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15
《教作文,你准备好了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作文,你准备好了吗陈海燕语文老师必须要教作文,对大多数老师来说,作文教学的摸索经历都可谓是一言难尽,个中滋味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前不久,一位青年教师跟我说,陈老师啊,我一个数学老师突然间就改教了语文,这个作文可咋教啊?其实,不光是这样初教语文的新手,很多资深老师对于作文教学也都有着“欲说还休”之感,作文之于多数学生,也还是“强扭的瓜”“催熟的花”,让我们来看一组关于作文的校园语录——关于作文的学生语录◆我要是当了老师,谁不听话就让他写作文!◆作文好难写呀,老师,能不能换个作业?抄三遍课文我也愿意。◆谁能帮我写篇作文,我替他十次扫地。◆老师教我们“远看……近看……仿佛……”
2、苍天哪,一定要这样写吗?反感。◆《作文,想说爱你真TM不容易》——某学生作文题目……关于作文教学的教师语录◆你瞧瞧高年级老师批作文那惨样儿,我还是永远教低段吧!◆真不知道怎么教,作文这东西,太玄乎了。◆批作文,那不是人干的活呀!◆什么?让我上作文公开课,别别,你饶了我吧!◆哎!批作文,就好比收拾一盆子脏衣服,费了牛劲把它们一件一件全都洗干净了,你下次收回来呀,还是一样脏。两个字:白忙!……由此可见,作文,是师生心头共同的“痛”,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道魔咒。到底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作文应该怎么教呢?有句话非常浅白的话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不打无准备的仗。我想,每一个正在教作文或者
3、即将教作文的老师,都应该是“有备而来”。 我认为,要想教好作文,教者应该先冷静地问一问自己:教作文,你准备好了吗?一捧炽热的文心——爱读很多教育大家在谈“写”的著作里,常常用很大的篇幅来谈“读”,这是有其深邃意味的。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爱阅读,真的很难想象他会爱写,他会爱教写。因此我们说,教作文,其首要准备是“爱读”——让自己爱读,让学生爱读。让自己爱读,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丰厚个人文化积淀,为指导写进行技术储备;二是以身垂范,为学生树立最具说服力和感召力的阅读榜样。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醉心阅读的老师,往往感情细腻,目光敏锐,他们对于生活,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常常会有着更为深入
4、的观察和思考,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常常蕴寓着人文思想的光辉。学而思,思而行,手不释卷的生活方式促就了他们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对于作文教学的一份独特的认知,成为其精神的“底基”。我曾在自己的《读者与渡者》一文中这样描述过阅读——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吸纳。我们读陆游,读到的是北望家国的忧愤;我们读冰心,读到的是孤舟羁旅的轻愁;我们读丰子恺,读到的是烟火人间的啼笑;我们读舒婷,读席慕容,读余光中,读到的是岁月流转中内心最柔软的一次触动。在《悲惨世界》里扼腕,在《飞鸟集》里做梦,在《飘》里销魂……当你的心跳紧随文字的跌宕,当你的呼吸与主人公契合,当你终于明了其实你就在故事里,书籍,这个无
5、声的伴侣,会在你合上它的那一刻,悄然入怀、入梦,并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你,成为你的一部分——你的一声叹息,一个眼神,抑或是一段心事。爱读的老师,对于文字自有一份体悟。遣词造句之精,布局谋篇之妙,如了然于胸,教起来,必能切中命脉,事半功倍。反之,则似夜路盲行,不得要领。教师阅读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注重童书的阅读。关注过童书的老师都知道,这是一个极其丰美的文学世界。在世界经典儿童文学殿堂里,有着不计其数的瑰宝——《小姐姐克拉拉》《收费亭里的小米洛》《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绿山墙的安妮》《胡萝卜须》《皮皮鲁和鲁西西》《青铜葵花》《根鸟》《我要做好孩子》……这些令孩子着迷,同时也让
6、大人动心的作品,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他们等待着有心的老师来驻足,来采撷,来品赏。江苏特级教师高子阳老师就是一位超级童书发烧友,他家里收藏有上千册世界各国童书。他读童书,评童书,讲童书,研究童书,推介童书,在童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他的《童书阅读年级分类》成为很多一线语文老师的宝典秘笈,应该说,如果你了解了高子阳老师阅读的故事,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他教起作文来,总是妙招不断,灵感多多,因为,足够的积累会让教师举重若轻,足够多的童书阅读会让教师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泪与笑。熟悉儿童文学路径,有助于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在自身“爱读”的同时,也应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学生们都“爱读”。组织
7、丰富的班级活动,开展师生共读,指导亲子共读,利用各种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成为班级阅读领袖,是每个有责任的语文老师应该着意筹谋的大事。“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吧!教室里静悄悄的感觉真好啊。都在读。只听到翻书的声音和偶尔冒出的笑声抑或叹息。你踱着步子,就感觉穿行在无数窃窃的喜悦间。不忍讲授,不忍分析,不忍抛出一个愣头愣脑的问题考傻我们的孩子。有什么可说的呢?文字里的悲喜,词句间的顿挫,又岂是可以言说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那就读吧。”——我在教学日志中曾这样感慨。也正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才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