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28486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4
《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小结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沙洋县高阳镇烟垢中学杨学兵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学习物理,不但要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探究物理知识的技能,特别是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所谓科学思想方法,是指人们对物理规律本质上的思想认识过程,也就是探索某一物理活动过程运动的方式、途径、程序和阶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科学思想是探究物理问题的灵魂,它直接支配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实践活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教材把物
2、理知识加以系统、清晰、明显地呈现出来,许多重要的规律、公式,教材都有明确清晰的结论,许多实验也有明确、具体的说明和规定,而结论是怎么来的,实验的顺序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是根据怎样的思路和方法,却很多没有清楚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我们的物理教材没有把科学的思想方法明确地显现出来,而是隐藏在物理教材的系统中。如果我们教师仅依照教材把物理知识点、实验过程讲清楚,而不把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逻辑推理过程加以归纳总结,就不能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从而养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严密的科学思考方法。 科学思想方法是
3、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控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物理,是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学,怎样把繁杂的问题理解清楚。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思想方法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科学人才,新世纪需要人才有较强科学思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科学知识没有科学思维的人是满足不了未来社会的需要的,也无法促进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
4、,有效地向学生渗透科学思想方法,是未来社会的要求,也是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渗透哪些科学思想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科学探究思想、实验思想、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推导法、归纳总结法、演绎法、图象法,比较法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科学思想方法。 由于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讲授科学原理、规律通常都是直接指向结论,很少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做的习题又过于模式化和公式化,不能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更不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提出与众
5、不同的见解,而是让学生循规蹈矩,靠机械记忆、套用公式来应付考试,学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死记书本上现存的结论,因此这些科学思想方法学生们是十分缺乏的,但科学思想方法对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原理,知道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用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有效地渗透这些科学思想方法,将它们列入教学目标之中。 1、科学探究思想 物理是门科学,科学的核心就是探究,学会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实验验证,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等环
6、节,让学生不但总结出规律,还经历规律产生的过程,学会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知识产生的过程。 2、实验思想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小结用实验来验证猜想或用实验来探究课题的可行性,特别是根据学习内容,利用一些器材和仪器,自主的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贯穿整个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是十分有用的。 3、控制变量法 对多变量的问题,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此时可以把其他变量固定,只讨论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在讲“单摆摆动周期与什么因素
7、有关”、“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等等的知识内容里都可渗透控制变量思想,控制变量法可以让学生弄清物理现象与各种繁杂因素的内在关系。 4、理想模型法 有些看不到的而事实又存在的现象如何体现出来呢?用直观、形象的理想模型法,可以有助研究与理解,例如,光线、磁感应线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用到了理想模型法进行研究,同样可以把它们的规律搞清楚,加强学生建立理想模型的研究方法的探究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是十分有用的。 5、推导演绎法 有些问题由于现实原因无
8、法用实验做到,可采用推理的方法来解决。例如,牛顿第—运动定律和真空中不能传声内容都用到了这—个方法。 三、初中物理教学应如何进行科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增强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观念 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等知识都清楚地写在课本上,是看得见的,而科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物理知识体系里,是看不见的,它不成体系地散落于课本的各章节中,而且也不列为考试的内容,中国的中高考几乎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